第614页

李君阁边拿扁担在木桶上打鼓点,一边念道:“诶!诶!这位先生有名堂,四言八句也懂行!说起粑粑不得了,它的年头有点早!这个东西叫浑水粑,挑夫纤夫都靠它!糯米面,加碱水,一口你就停不下嘴!当年馅料有点差,芽菜疙瘩猪油渣。现在日子过得好,那套老的来不倒。腊肉丁,鲜肉粒,豆腐干切得碎碎的,加上火葱拌起来,全部用的好食材!”

周围一群人竟然听得鼓起巴巴掌来,这到底是来看戏的还是来吃东西的。

不过好在生意就起来了,吃过的都跟周围的人介绍,这东西不错,外酥里嫩,味道相当的好。

炸好的卖光了,李君阁将桶打开,又拿出一些浑水粑放到油锅里炸起来。

旁边就有人欢笑着起哄:“继续继续,我们不喊停不准停!”

李君阁哈哈大笑:“小本生意废嘴壳,大家照顾我就说。浑水粑,历史长,夹川码头老食粮。挑夫吃了好挑担,纤夫吃了好拉船。一个个粑粑拳头大,饭量小了有点怕。我的粑粑不说好,吃了上山随便跑。一个粑粑打个尖,山上山下跑一天。不吃亏,不上当,随便顶你一顿饭……”

绿色的良姜叶小船,装着金黄的浑水粑,竹签挑开炸酥的米皮,软糯的白色汤圆皮如同凝脂一般,里头一包松松散散油汪汪的馅料,红的瘦腊肉,透明的肥腊肉,粉色的瘦鲜肉,白色的肥肉,棕黄的豆腐干丁,翠绿的火葱碎,当真是色彩琳琅,鲜香扑鼻。

李君阁手上不停,嘴里也不停。就连那些本来没打算买粑粑的游客,听了也忍不住掏钱,十元钱听一段四言八句的言子,也算是不虚此行。

关键是这娃还不是陈词滥调,都是根据顾客容貌,男女,穿着,现编现唱。

什么“这位老哥是大款,家里老婆不敢管。脚下穿的是耐克,手里拿的是单反……”

什么“面前一位老噶婆,头插银钗穿纱罗,孝子贤孙扶左右,合家顺遂福气多……”

什么“这位姑娘长得美,肋巴下面全是腿。鼻挺眉弯牙齿齐,错眼一看张子怡……”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生意越来越好,李雨多收钱收得鼻尖开始冒汗了。

见到卖凉粉的大叔在一边笑呵呵地看热闹,李君阁又开始即兴发挥:“盘鳌乡有个好大叔,他的凉粉分量足。豌豆粉,绿豆粉,说吃就吃不用等。芝麻油,辣椒油,闻着就要口水流。酱油香醋小葱花,凉粉吃了人人夸。小吃摊子卖四方,多谢大叔来相帮,四言八句不太行,也要夸夸好乡情。”

当时就有人喊道:“对哟!大叔凉粉给我来两碗!”

大叔赶紧忙活起来,边忙活边笑:“诶,这就来!哎哟还有我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