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大蒜素和青霉素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3564 字 2022-11-14

这个牛肉冻上,长出五颜六色的菌丝。

秦云第一次发现,自己以为干净的口腔,竟然会这么脏。

老师说口腔中有很多细菌,引起感染的细菌,就是葡萄球菌。

苏河立刻让警卫团士兵,用棉签蘸少量的大蒜汁液,涂抹在培养基上。

他这是在做大蒜素的体外杀菌实验。

大蒜素在体外,能把细菌杀死,才有可能在体内杀死致病菌。

警卫团的士兵们都识字,他们在哪里涂哪种标号的大蒜汁液。

士兵们都认真记录自己的情况。

每一个人手中拿的玻璃瓶,上面都有编号,记录着这种大蒜汁液加工的办法。

曲清漪在一旁观看,指导出现错误的警卫团士兵。

………………………………

“老师,你快来看。这些细菌死了。”

苏河这几天太过劳累,趁着大蒜素实验还需要时间等待结果。

他坐在桌子上记录,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听到秦云的叫喊声,苏河睁开眼睛。

秦云站在他身边,惊喜的说道:“老师,你快去看看,培养基上的葡萄球菌,真的已经死了。

我用显微镜看过好几遍,葡萄球菌真的被大蒜素溶解了。”

苏河来到培养基区域,用显微镜对培养基进行抽检。

他发现涂抹过大蒜汁的培养基,绝大部分葡萄球菌活得很滋润。

很多大蒜汁大蒜素含量太少,对这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起不到抑制作用。

苏河顺着秦云手指的方向,挑出培养基放在显微镜下。

他看到这片区域有很多培养基上的葡萄球菌死亡。

其中有有几个培养基上葡萄球菌完全消失。

“哈哈,大蒜素出现了。”

苏河忍不住笑了出来,他辛苦这么久,终于见到曙光了。

他立刻叫来曲清漪,查看这种培养基上,大蒜的加工方法。

曲清漪翻看编号和记录,他告诉苏河。

这个区域的大蒜汁,普遍只经过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粉碎,用机器完全粉碎浸泡后的大蒜。

第二道工序是浸泡,用蒸馏水浸泡大蒜。

第三道工序是蒸馏,效果最好的大蒜素,它是在七十五度的温度蒸馏出来。

找出来大蒜素,苏河看着眼前的玻璃瓶。

这里面有浓郁大蒜味儿的金黄色液体。

这种金黄色液体,就是大蒜素,它的价值在某些时候比黄金还贵重。

苏河用大蒜素,重复进行抗菌实验。

实验结果再次印证,大蒜素能有效的灭杀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苏河让曲清漪,探索这种大蒜素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并形成专利,进行秘密注册。

同时联系王文君和汉中医院。

用罪大恶极的死囚,开始进行药物实验。

试验大蒜素每次服用的剂量,服用之后有没有副作用。

它是否能有效治愈感染等疾病。

这些没有经过真人药物实验,根本没有办法想象出来。

哪怕是用老鼠或猴子,它们与人也差距极大,得不到准确的信息。

还好现在牢里的死囚很多,就让他们做贡献,让他们为科学的发展献上一份力。

大蒜素已经见到曙光,苏河又把主要精力放在青霉素上。

苏河印象中,大蒜素的效果较弱,只能治疗症状较轻的感染。

今后主流的抗生素,还是要看青霉素。

苏河只记得青霉素是某一种青霉菌的分泌物。

具体是哪种青霉菌,他完全不知道。

大蒜素已经用穷举法找到,用穷举法找到青霉菌也完全没有问题。

苏河带领学生们,不断收集各种青霉菌。

他们把青霉菌和葡萄球菌,种在一个培养基上。

只要发现有葡萄球菌,被青霉菌分泌的物质杀死。

这个青霉菌分泌的东西就是青霉素。

整个过程枯燥又繁琐,只能一遍一遍的试验。

苏河知道他这么做完全是碰运气。

青霉菌的种类太多,有可能汉中这里的青霉菌,都没有分泌青霉素的能力。

苏河带领学生,不断看着显微镜,排除一个又一个结果。

苏河没有沮丧,他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能找到想要的结果。

只要继续实验下去,就能找到青霉素。

这比其他科学家,在黑暗中默默探索,要容易许多。

他仔细记录着情况,最起码现在的实验过程,可以排除一个错误答案。

青霉菌的总量很大但也有限,他把大部分错误答案排除,那就只剩下正确答案。

………………………………

“老师,您快来看。

这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

秦云好像找到老师一直说的青霉素。

她有些不敢置信,立刻找来苏河,验证这个结果的真实性。

苏河听到秦云的话,他健步如飞,立刻赶到秦云身边。

俯下身通过显微镜,观看培养基上面的情况。

他看到青霉菌旁边,出现一片真空地带,周围的葡萄球菌全部溶解。

这个迹象就是青霉素产生溶解细菌。

他们找了这么多天,终于看到青霉素。

“秦云,你这个青霉菌,在哪个地方发现。”

“老师,我从家里带来的甜瓜,这几天太忙了,我把它忘了。

放在宿舍发霉了,正好我们在找青梅菌,我就顺手用这个甜瓜做实验。”

苏河记得后世,就是在甜瓜上发现的青霉素。

这种在中华大地生长3000多年的水果,除了带给人们美味外,又立下了大功。

苏河揉着秦云的脑袋,高兴的说道:“秦云,你立下大功了,这种东西能实现你的愿望,它能解决很多瘟疫。”

他夸奖完秦云,立刻小心翼翼,把这个青梅菌,接种到其他培养基上。

青霉菌繁殖到一定规模后。

苏荷尝试用红薯、高粱、牛肉冻、猪肉冻等东西,来培养发现的青霉菌。

他通过各种试验,发现这种青霉菌更喜欢红薯汁制作的培养液。

苏河继续做实验,多次印证这种青霉菌,可以分泌青霉素,它能杀灭很多种细菌。

苏河经过多次探索,他找到了培养青霉菌,提前青霉素的办法。

培养液培养出来的青霉素,过滤之后,加入菜籽油。

青霉素溶于水,青霉素里面许多杂质属于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融入到油脂中。

抽离菜籽油上面的澄清液,通过活性炭过滤,这就是含有很多杂质的青霉素。

这种青霉素,已经是现在条件下,大规模生产青霉素最高的纯度。

苏河制作出一批青霉素,让曲清漪带给医生,用青霉素在死囚身上做药物实验。

验证青霉素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

苏河看着穿上白大褂的吴又可。

他没想到,这个历史上特别擅长治疗瘟疫的名医,竟然成为汉中医院的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