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黄雀在后(上)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235 字 2022-11-14

苟茂晟用佩服的目光看着韩叔凉,道:“师长,你怎么能预测出,陕州那里的明军想要投降。

我们刚布置好阵型,陕州那里的明军就投降了。

如果大军强攻,陕州明军会投降的更快。”

韩叔凉简单介绍一下明军将领的想法。

他笑着说道:“我们今后会打几场硬仗,这几场硬仗打完,你就会发现,大部分将领都会直接投降。

明军之中,如果不是文官,还是硬骨头,那才是稀罕物。”

明军的武将,必须要对文官卑躬屈膝,这才能活下去。

有个性的武将,早就被文官打压,根本没有领兵的机会。

韩叔凉见识过许多有本事的武将,因为不对文官低头,他们全部被打压。

还有好多人,直接被找个理由下狱。

大明文官只需要听他们命令的奴才,他们不要有脊梁的武将。

秦军这里军官待遇很好,执行严格的文武分开。

官职再大的文官,他们也没有权力管理一个小兵。

韩叔凉知道只凭借这一点,能完美发挥出武将的本领,秦王必定能打败大明。

他正是看出这一点,让他儿子也参加秦军。

他儿子韩明通赶上了好时候,只用了几年时间,因为有独特的本领,身份已经赶上他老爹。

第四军第一师行军速度不算太快。

影响他们行军速度,不是明军的关隘,是河南道路的情况。

他们是先锋军,承担着为主力修通道路的职责。

这个地域的明军,经历过闯军的摧残。

守在地方的明军,都不是明军精锐天雄军和关宁军。

他们以当地卫所军户为主,看到秦军大举进攻,这些人立刻就投降。

第一师行军速度,基本只取决于修路的快慢。

………………………………

中军大帐之中,苏河询问王世元。

“现在第四军的先头部队到哪里了。”

“王上,第四军不久占领陕州,现在应该是在渑池南村附近。”

苏河仔细盯着地图,他吩咐道:

“命令第四军攻打函谷新关,他们攻下函谷新关,拿下新安县和洛阳城。

从洛阳北进,堵住孟津县东面的道路。

想要包围十几万明军精锐,把他们困在孟津县。

必须要堵死他们的退路,我军直接从西面进攻,明军一心想要逃跑。

我们未必能挡住明军溃逃。

出现这种事情的概率不大,但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苏河亲自了解河南地区的情况,特别是黄河与官道的情况。

他决定调整作战计划,以便做到万无一失,更好的困住明军。

之前的作战计划,还是不太稳妥。

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必须要取得胜利,最好是无可置疑的大胜,才能极大的提振军中士气。

第四军现在变道正合适,如果一切顺利,主力部队和第四军,应该在同一时间段赶到孟津县城。

第四军沿途翻山越岭,占领城池耽搁一些时间。

他们也能堵住孟津东面的道路。

苏河无法预判出卢象升和孙传庭的反应。

他们看到秦军倾巢而出,想要避其锋芒。

认为孟津县城是个小城,明军没有能力守住这个小县城。

他们放弃孟津县城,率领明军驻守开封。

秦军追击明军,即便打胜,明军也会四散奔逃。

这种情况很可能会发生。

苏河及时调整作战计划,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能把卢象升和孙传庭堵在孟津县城,让他们想跑都没地方跑。

王世元听到苏河的命令,他又带领着参谋部的参谋,根据苏河的命令,及时调整军队作战计划。

别看只是让第四军换了一个方向。

几乎所有作战计划,都需要重新调整。

后勤部的运输部队,也需要重新安排,保证第四军的后勤供应。

现在已经是下午,他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让传令兵把军令送出去。

王世元在天黑之前,书写好所有的军令。

他走进苏河的营帐,让苏河给这些军令签字盖章。

时间非常紧急,但相关的程序不能出错。

苏河签署这些军令,王世元急匆匆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