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新朝制度(二)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220 字 2022-11-14

昏君出现之后,王朝必然会走下坡路。

底蕴深厚的王朝,经历几名昏君之后,怦然间倒塌。

底蕴浅薄的王朝,经历一两名昏君,就会失去统治能力。

登基之前,哪个皇子是昏君,谁都看不出来。

登基之后,昏君已经无人可治。

想要让王朝长治久安,必须要限制皇权,特别是昏君的权利。

我会制定最高的大华宪法,与民约法,规定皇帝的权力。

大华宪法其中一个条款,就是皇帝自动退位的条件。

皇帝的年龄达到七十岁,会自动退位,皇位传承给皇太子。

人到七十古来稀,那时候人已经变成老湖涂。

普通人湖涂不可怕,一个皇帝老湖涂,造成的后果太可怕。

汉武帝、唐太宗那种英明神武的皇帝,老年之后也变成了老湖涂,寻找长生之药。”

苏河看得很清楚,子孙后代出现明君的概率,那比出现昏君的概率低很多。

他新建立的王朝,必须要有纠错机制。

所有人都对皇帝不满,这名皇帝必须退位。

他不退位,那就只能改朝换代。

现在的人,普遍寿命都是五六十岁。

皇帝的寿命更加短暂。

苏河定下这个规矩,就是预防活得太长的皇帝。

人到老年,脑力已经跟不上。

当朝局势肯定会被权臣掌握。

那还不如提早退位,对国家更有利。

大华宪法限制皇权的同时,也是保证国家长盛不衰的基石。

皇帝不作妖,不搞乱国家。

每十年一轮换的首相,也能保证阶级正常流动。

国家的活力就不会消失,再加上海外领地的支持。

大华王朝才会长盛不衰,真到了封建王朝崩溃的局面。

议会加上大华宪法,可以轻松转到君主立宪制。

大华这种完成工业化的强大国家,只会亡于内乱,不会亡于外敌。

文武百官看到秦王语气坚定,议会这件事情已经不能改变。

王仲策等人接受了议会的存在。

苏河看到他们一副极力反对,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他加重语气说道:“我们就谈一谈皇位传承。”

苏河这句话一开口,所有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集中过来。

皇位的继承方式,是国家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这关乎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从汉朝独尊儒术以来,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基本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儒家的礼制,它有一定的优点,但缺点也很多。

昏君迭出,甚至出现‘何不食肉糜’这等昏君,都是这个制度的错。

有的人就不适合当皇帝。

宋徽宗赵佶,他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唐后主李煜,他是一个优秀的词人,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大华王朝皇位继承制,不再是嫡长子继承制。

真让昏庸的人继承,他也会被议会罢免。

首相一步步从府县走到内阁,治国理政手段差的人,都被这个机制筛选下去。

皇子想要成为皇太子,也要经过一定的筛选机制。

最优秀的皇子,才能成为皇太子,做为国家的储君。”

自古皇位的选拔,基本就是立嫡和立贤两条路线。

苏河选择立贤这条路线。

这会造成皇子之间的厮杀,但不会出现手足相残。

因为这么做的皇子,就会提前出局。

就向养蛊一般,经过厮杀,最终获得胜利的皇子。

他的能力,肯定要比嫡长子继承制的那种皇子出色。

皇子间为了皇位厮杀,世家大族肯定会押注。

他们压住失败,会受到新皇的清算。

这样大华也很难出现,长胜不衰的世家大族,掌控王朝。

皇位继承这件事,没有大臣出来反对,也没有大臣给出相应的建议。

这种事情由秦王苏河一言而决,大臣们都会明哲保身,不僭越。

真的参与到皇子继承这个旋涡中,哪怕是再强的大臣,也很可能会粉身碎骨。

只是乾清宫之中,两名外戚的表情有些差异。

王仲策眼神闪烁,他最希望秦王苏河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这样他妹妹的儿子苏蜀,肯定是下一任皇帝,他们王家能长胜不衰。

李大壮露出开心的表情,秦王苏河定下的这种皇位继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