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北抚南攻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198 字 2022-11-14

还有北方草原,突然之间崛起一个类似蒙古的势力,我们要怎么办?

乌梁海地区已经发现俄国人的踪迹。

这说明西方人已经打到北疆地区。

你们都看过世界地图。

他们能从遥远的本土,打到乌梁海地区。

俄国人的战斗力和对领土的野心,都非常强大。

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些俄国人,早晚有一天会打到中原地区。”

苏河这些话说出来,大朝会的文武官员都沉默不语。

很多文官觉得陛下,只是在危言耸听,有些杞人忧天。

很多武将觉得陛下说的有道理,就应该提高军费,发展军队,护卫国家的安全。

李志升再次拱手说道:“陛下不应该穷兵黩武,至少应该把重心放在国内。

不能让军队的扩张,影响到国内的发展。

微臣去各地视察,发现很多百姓依然在吃红薯和窝窝头。

他们哪怕种植小麦水稻,家里也不舍得吃,就是因为玉米面比白面一斤便宜几铜币。

国内还有很多百姓,窝窝头都吃不饱,温饱都没有解决。

我们至少要保证,百姓付出辛勤的劳动之后,能吃得起饭。

老臣作为内阁大臣,这些话有些刺耳,但一定要讲出来。”

苏河看着李志升,这个人能被文官集团推出来。

看来是有些人,摸准了他的脾性。

知道李志升这么说,他不会对李志升进行处罚。

苏河语气严肃的说道:“朕不是穷兵黩武的人,一切军事行动的花费,都不会让大华王朝的财政无法承受。

北方的利益重大,但局势更为复杂,蒙古部落利益交错。

朕对于北方,以抚为主,以武为辅。

利用强大的武力,威慑北方的蒙古部落。

同时维持北方蒙古部落的局势,不让某一方发展壮大。

利用大秦统一天下的策略,远交近攻。

不断同化与我们相邻的蒙古部落,并与距离较远的蒙古部落交好。

这是长达数十年的战略安排。

以强军镇压局势,以文化同化蒙古部落。

北方地区只需要维持几支强军,军队投入不会太高。

我们主要的进攻方向在南方。

李爱卿刚才也说过,很多百姓家里吃不起饭,连温饱都没有解决。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是我们大华王朝人口太多,可耕种的土地太少。

哪怕是我们分配土地,有限的土地再腾挪,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节流没有用,必须要开源。

向哪里开源,向土地肥沃的地区开源。

北方地区那是戈壁和草原,没有办法种粮食。

南方地区却是土地肥美,一年三季的良田。

现在的气候多变,各地旱灾水灾频发,土地承载能力有限。

如果夺下南边的良田,向那里移民,就能有效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

苏河直接把大华王朝,今后的战略说出来。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大华王朝所有谋划都有迹可循。

苏河不怕任何人知道,大华军队能粉碎一切敌人。

敌人的实力太弱,人心又不齐,即便知道也没办法应对。

文武官员,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北抚南攻这个战略。

他们刚想在朝堂上议论这个战略。

冬!冬!冬!

巨大的鼓声,响彻整个皇极殿。

“鸣冤鼓,谁敲响了鸣冤鼓。”

“出大事了,鸣冤鼓设立以来,第一次被敲响。”

“还以为鸣冤鼓是摆设,他真能被人敲响。”

“有什么冤屈,顺天府衙不能解决,都察院不能解决,必须要敲响鸣冤鼓。”

苏河听到鸣冤鼓的响声,他吩咐道:“鸣冤鼓响,今天朝会提前结束,众位爱卿可以留下来观看朕审桉。”

“来人,把人带到皇极殿。

有什么冤屈,朕亲自为他解决。”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