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出巡(二)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3806 字 3个月前

担任少府令半年多,李天魁一直战战兢兢,做好每一个皇帝安排的任务。

同时也下狠手,整治少府旗下的公司。

他出台的最重要一部政策,就是让少府旗下公司内部竞争。

没办法在市场上生存,相关公司就倒闭,由兄弟企业接手。

他通过养蛊的方式,对少府旗下公司不断重组。

下定决心淘汰了一批混日子的公司。

少府旗下能存活的公司,必须是强大的公司。

李天魁看向坐在他旁边的华夏商会会长杨文才,这位新增补的议员。

他也是有本事的人,这趟列车的每一个位置都极为珍贵。

杨文才拿到了一个座位,他就有在皇帝面前表现的机会。

秦山水走近苏河所在的包厢。

他恭敬地说道:“陛下,所有人员已经登上列车。

列车也准备好发车,是否现在就发车。”

苏河点点头吩咐道:“现在发车。”

发车的旨意下达,火车司机立刻启动蒸汽火车。

洪亮的汽笛声响起,这列火车渐渐增加速度,驶出了京城。

………………………………

苏河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景象。

铁路沿线不时能看到一排排粗大的烟囱,他们向外冒着巨大的黑烟。

列车路过农田时,苏河透过车窗,看到很多村民,赶着牛在翻地。

没有牛的人家,他们也用锄头和铁锹,翻耕者自家的土地。

现在还没有进入隆冬季节,天津这里又不是冬小麦种植区。

农民趁着土地冻结实之前,选择在这个时节翻地。

等到严寒时,寒冷能冻死土壤中的虫卵,减少明年春季田中的害虫。

魏时鸣看着田地中忙碌的人影。

他感慨道:“陛下,谁能想到,蒸汽机这个机械,给国家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蒸汽机代替人力,大量的产品投入到市场。

不说其他的产品,机械产业的带动,导致钢铁产量持续增加。

现在我国的农民,每一户至少有一把锄头一把镰刀。

铁制农具对农业生产的提升,那是立竿见影。”

苏河听到魏时鸣这么说,他也陷入了回忆。

想到他当年带领村民造反,他们这些穷苦的村民,几十人凑不齐十把柴刀,要用木质的长矛做武器。

现在农民已经有余钱,买得起铁制农具。

农民少了地主的剥削,哪怕是三成的农业税,他们也能攒下一些余钱,改善自己的生活。

魏时鸣说完蒸汽机,他想到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件事。

“陛下,我在报纸上看到,西班牙教堂向工人传教,他们给工人洗脑,偷窃蒸汽机技术。

当地的官府已经逮捕这些触犯法律的人。

微臣认为,为了保障蒸汽机的秘密,我们应该断绝与西班牙的联系。”

苏河听到魏时鸣说这件事情,他对这件事有所了解。

西班牙人只要不傻,他们一定会窃取蒸汽机的秘密。

西班牙人拖了这么久才行动,苏河都有些看不起他们,反应的太慢了。

苏河听到魏时鸣的建议,他摆摆手说道:“魏爱卿,蒸汽机的原理很简单。

哪怕西方人获得不到实物,他们靠自己的实力,研发出蒸汽机,也没有多少难度。

蒸汽机这件东西,我们不可能不用。

使用就会有泄露的可能,总不能因噎废食。

只要保证技术迭代,同时建造完善的工业产业链,我们不害怕任何国家的挑战。

蒸汽机技术要加强保护,但不能闭关锁国。

我们现在搞出蒸汽机,谁知道那些西方人,会不会搞出更好的机器。

互相交流,才能保持技术领先。”

苏河不担忧西班牙人发展工业。

这个国家掌握着大量的殖民地,贵族太富裕,过着优越的生活。

发展工业,将会颠覆整个商业环境,影响到这些贵族的利益。

西班牙的贵族,生活的太好,他们没有动力发展工业。

英法德等后世工业强国,他们注意到蒸汽机,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

到了那时,大华王朝的工业体系已经成熟,不再惧怕任何挑战。

魏时鸣听着皇帝苏河的话,现在确实没有办法阻止技术外流,只能拖延技术外流的时间。

全国数十万台蒸汽机,民间还有很多会制造蒸汽机的工匠,想要阻止技术外流,根本不可能。

刺耳的汽笛声,惊醒了正在思考事情的魏时鸣,火车已经到达终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