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漕运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7217 字 2个月前

反之,就是大事。

苏河带着魏时鸣等人,乘坐马车来到天津码头。

漕运总督石溪,穿着一身二品官服,恭敬的来迎接皇帝苏河一行人。

他作为储粮局局长,缓慢积累功勋,从一个四品官员升任到从二品的漕运总部。

他作为第一批参加招贤馆的官员,除了死亡和进牢房的官员,算是升迁速度慢的人。

大华王朝的漕运总督,管理着全国各省的粮食调运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运粮路线,就是南粮北调。

石溪行礼之后,他高兴的说道:“陛下,今天是南洋运到大华本土的第一批粮食,足足有三百万吨粮食。

其中一多半,都是缴获的陈粮。

因为粮食价格太低,那些西方人收集了大量粮食,但很多都没有运回本土。

这么多粮食运来,能有效缓解北方地区,现在的粮荒。”

苏河每次听到这个消息,他都非常开心。

大华王朝打下南洋地区,现在已经取得不错的收获。

第一批粮食运到大华本土,苏河认为这个是非常值得。 【明末逐鹿天下】 【】

在缺粮的时候,再有钱的人都买不到粮食。

现在是小冰河时期,哪怕有玉米和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大华王朝的大部分地区,也只是解决饥饿。

现在很少有人因为饥饿而死,但大多数农村的百姓,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苏河看各地的汇报,在农闲的时候,很多农村家庭只吃一顿饭,就为了节省粮食。

他安排一批大学的学生,让他们去北方农村地区调查当地情况。

这些大学生调查的结果,让苏河大吃一惊。

天灾不断,这是粮食减产的重要原因。

去年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大旱,冬小麦和夏玉米基本绝收。

朝廷从两湖调集大量粮草,才解决那里的灾情。

这种天灾,就不是修建水利设施能解决。

大学生调查缺粮的第二个重要原因,竟然是苏河打天下的速度太快。

苏河一鼓作气,短时间就消灭前明,夺得天下。

大量的百姓都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

王朝末年一般都会消灭三到五成人口。

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甚至消灭了七八成人口。

大量的人口损失,解决了土地矛盾,同时也解决了饥饿。

这才奠定了新朝盛世的基础。

苏河争夺天下的过程,损耗的人口还不到一成。

大量人口存活,又遇到小冰河时代,天灾频发。

朝廷各地缺粮,已经是正在发生的危机。

应对危机的方法,通常是开源节流。

人口不会大规模减少,节流不可行。

开源是唯一的办法。

苏河选择的开源方法,就是夺取其他地方富裕的土地。

华夏北方地区,受到小冰河时代的影响,粮食大规模减产。

南方地区受到的影响更低,更南的地区,例如东南亚地区,受到的影响不大。

大华王朝夺取南洋,这只是第一步。

苏河已经盯上东南亚其他地区,等到西北和北方稳定,大华王朝就会向南方扩张。

大华王朝的主要扩张方向一直是南方,那里能获得大量的粮食。

但苏河选择先平定北方,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对于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来说,将会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

每到这个时期,草原部落就会改朝换代,最终形成一个霸主。

前世的草原霸主是建奴,这一世建奴已经被消灭。

南下战略一旦确定,就将会占据大华王朝大部分资源。

这时北方游牧部落崛起,大华王朝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抽调太多兵力,很可能让北方游牧势力做大。

苏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先解决大华北方地区,把草原掌控在大华王朝手中。

北方地区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和矿产,收益很大。

大华又占据绝对的武力优势,苏河有信心尽快解决北方地区。

石溪带着苏河一行人参观天津码头。 【明末逐鹿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