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陆海争端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137 字 5个月前

秦相坤没有反驳,他也知道自己反驳的角度,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李平浪感激的看了一眼厉国峰部长,继续说道:“陛下,帝国赢下这场战争,彻底打响了铁甲舰的名气。

我们返航时路过地中海,欧洲国家的海军见到我们。

他们立刻躲得远远,非常惧怕我军,这就是铁甲舰打出的威名。

舰队路过苏伊士运河,闽国官员和百姓,看我们的眼神也不一样。

他们眼神中流露着恐惧又崇拜的神情。

卑职认为,只有铁甲舰才能维护帝国在海外的利益。”

海军部长厉国峰在李平浪说完之后,他立即补充道:“陛下,欧洲这些国家畏威而不怀德。

我说句不敬的话,当代藩属国国王还能因为与陛下的情谊,保持与帝国的关系。

几代之后,藩属国与帝国的关系是否变质,我们要慎重考量。

摊开地图就能看到,藩属国与帝国主要敌人,全都是孤悬海外。

我们在南洋等地,也有着富裕的地盘。

一旦遇到敌人,这些地方首当其冲,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保卫帝国的利益。

帝国需要镇国之器,镇压一切不服的势力。”

皇帝苏河一直的动作,那就是扶持海军。

陆军都是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这段时间不断有老兄弟抱怨,陆军的发展已经停滞不前。

皇帝苏河却没有改变心中的想法。

现在是大航海时代,海外大部分地区都是势力空白的区域,谁的实力大,这些地盘就属于谁。

大华帝国想要维持工业化发展,离不开海外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

皇帝苏河为了让海外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快速成熟起来。

他选择分封国家,这个最为迅速的办法。

距离本土近的地盘,由大华帝国亲自开发,距离远的地盘丢给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

他们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肯定会把这些蛮荒之地,全部开发成熟地。

大华帝国想要保持远在海外的利益,必须要有一只强大的海军。

皇帝苏河最大的愿望,那就是让大华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西班牙在这个时间,刚刚从日不落帝国退位。

英吉利将会在之后,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

皇帝苏河的愿望就是取代英吉利的地位,让大华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想要达成这个愿望,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人数达到两百万,全员装备后膛枪的陆军,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对手。

皇帝苏河认为,现在的陆军发展,不该走继续提高数量的这一条路。

火炮与机枪的出现,陆军的规模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必要条件。

大华帝国的陆军,必须要走质量发展这条路,提高陆军的装备与人员素质。

这种更加困难的道路,哪怕是皇帝苏河强行安排,陆军内部都会有所怨言。

但如果陆军在与海军竞争之中落败,被迫走上这一条路。

他们为了积蓄实力并报复回来,主观能动性会非常强。

皇帝苏河心中有所偏向,但他却没有表态,而是询问道:“众位爱卿,你们的看法是什么?”

他的帝王权术更加熟练,自己要作为一个下棋者,把自己的身影从棋盘中抽出去,这才能看清全局的面貌。

只要动一动棋子,就能改变整个局势。

内阁大臣钱明义,他从皇帝苏河的蛛丝马迹之中,已经看明白皇帝苏河的偏向。

海军作为弱势的一方,没有皇帝苏河在暗中支持,他们在强大陆军的压制下,根本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钱明义又代表着工业界的利益,他背后站着一大群工厂主。

大华帝国的工厂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铁路枢纽地区。

就是这些地方,能以低成本从外界购买到原料,产品运输的价格也是很低。

钱明义起身道:“陛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也是如此。

生于忧患,始于安乐。

现在是四海安稳,不意味着之后依旧安稳。

大明朝时,西班牙与荷兰能打到沿海地区。

如果帝国安于现状,欧洲各国受到这场战败的刺激,他们奋起直追。

这些欧洲国家在一百年前,他们就能跨过重洋,来到我们这里,可见欧洲国家的航海底蕴。

这些欧洲国家海军实力一旦超过帝国,他们必然会选择复仇。

到时海外各省没有强大的海军保护,仅靠陆军根本无法守住。”

钱明义的话说出,在海外形成有着重大利益的官员,他们纷纷开口支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