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法为共识聚人心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107 字 5个月前

魏国流传出来的信息很少,大部分人都对魏国不太了解。

苏虎说道:“魏国的人口很杂乱,汉人占据着主导地位。

大量的官员和重要岗位,全部都被汉人占据。

但汉人现在的人口,却不占据优势。

我们魏国地处偏僻,航程每多出一百公里,运输移民的伤病率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移民们嫌弃魏国太远,除了有明显的目的,一些只想前往海外讨生活的移民,他们不会选择魏国。

魏国面积还非常大,急需人口发展。

汉人人口短时间内提不上来,那就只能吸纳其他人口。

这里的土著,就有原始土著与西班牙人与土著的混血。

帝国开发海外行省时,大量的当地土著,不愿意融入帝国,他们被强制移民。

这些移民,基本是谁出移民费用,就归谁所有。

我们魏国只是东瀛行省的移民,就有八十万之多。

另一个人口来源,那就是欧洲各国活不下去的人,前来魏国讨生活,我们是来者不拒。

例如想要上岸的海盗,还有欧洲破产的农夫,直接把自己卖给奴隶商人,移民到魏国。”

苏蜀听着魏王苏虎讲述,魏国人口组成的复杂,他眼睛瞪得很大。

大部分藩属国的土著组成都非常单一,藩属国人口组成也只是汉人与当地土著。

魏国人口组成太杂乱了,这简直就是一锅大杂烩。

魏王苏虎看到侄儿震惊的神色。

他哈哈笑道:“我当时遇到这种情况,也是有点懵。

那些文官想要用华夏文明的包容性,不断同化土著与异族。

我听到这种政策,立刻就想给这些文官几个大耳光。

他们这是出的什么骚主意。

汉人占据绝大多数,才能用文明同化对方。

现在对方的人口更多,就想要依靠同化解决问题。

那至少需要两三代人,上百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是魏国长线政策,不适用于短期立即解决问题。

不过我很快意识到,想要把所有人捏合在一起,所有族群认可的共识必不可少。

我们的共识是文化认同,有一些地区靠宗教信仰,但他们都太慢了。

我立刻想到土著加入军队之后,很快就能融入军队,成为一名出色的士兵。

军队靠什么管理,靠严苛的纪律与军法。

我想到这里,立刻就意识到,短期能达成共识,唯有严苛的法律。

依靠同一部法律,让所有国民认识到,他们都是魏人。

法为共识聚人心,再利用华夏文明强大的同化能力,增加汉人的规模。

现在这种手段已经初具成效,魏国能高效的运转,离不开渗透到生活各处的法律。”

苏蜀听说魏王苏虎传授治理国家的经验。

法为共识聚人心,这是一个新奇的做法,但也是新瓶装旧酒,本质就是法家治国。

华夏大地从汉代开始,一直是外儒内法的治理体系。

用儒家稳住读书人,用法律治理低层的平民。

他父皇推翻儒家的地位,与此同时提高了法家的地位。

大华帝国判案依靠成文法条,而不是官员的春秋决狱。

法家也成了显学,大量读书人学习法家的学问。

魏国这里更不寻常,直接用法家治国。

整个国家的管理,全部纳入到法家体系。

苏蜀感觉马车停下,他以为到达了目的地。

却发现前方是红灯,马车正在等红灯。

魏王苏虎笑着说道:“法律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让所有人信服。

一个罪行,出现了多种判罚结果,那根本无法让法律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为了维持法律的公正,哪怕是我身为魏王,也要维持法律得尊严。

所有法律全是由我批准执行,掌握着法律废立的权力,还不尊重法律,那就闹出笑话了。”

苏蜀一脸期待,他现在非常好奇,魏国大理寺审案的情况。

马车行进的速度很快,他们来到大梁城最大的一栋建筑,这是由西班牙人修建教会改建而成。

苏蜀跟随魏王苏虎走近大理寺,他们旁听案件。

“叔叔,您会插手案件,修改大理寺官员的判罚吗?”苏蜀好奇的问道。

他想知道,魏国法家治国,到底执行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