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赏赐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106 字 5个月前

帝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必须要保持一支机动性很强的军队。

无线电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沟通的难题,那就能有效限制战争的规模。”

皇帝苏河知道藩属国的战争不可避免,他也知道优胜劣汰之后,最终的胜出者才能在海外真正站稳脚跟。

但他不想藩属国内部之间的战争,导致现在大好的局面崩盘。

工业化武装的军队,屠杀同类的速度,远超冷兵器时代。

如果无法限制战争的规模,发展到什么程度,皇帝苏河都能想象得到。

大华帝国距离某些藩属国太远,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对于某些事也鞭长莫及。

现在无线电报的出现,完全扭转了这种情况。

大华帝国与藩属国正常沟通,那就能定下一些规则。

哪一个藩属国敢违反,皇帝苏河就能联合其于藩属国,教训不遵守规则的人。

首相钱明义与大都督冯三秋,他们听到皇帝苏河开口,无线电报机的安排,基本根据内阁和大都督府对于机器的需求决定。

他们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自己回去连夜写需求,必须要以无可辩驳的理由,让自己一方获得更多的无线电报设备。

皇帝苏河金口玉言,文武两方官员互相瞪着对方,但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皇帝苏河看一下坐在官员后方的大皇子苏蜀,他面带喜悦的说道:“让无线电报技术面试的大功臣,朕要重重赏赐。”

群臣都已经准备离开乾清宫,回到家中休息。

他们听到皇帝苏河的话,立刻变得精神起来。

这次的主要功臣,如果是普通人或是一名普通的官员,那相关的赏赐非常好处理。

但这次立功的人员,他的身份非比寻常,群臣都用余光看向大皇子苏蜀。

皇帝陛下对外一致的原则,那就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赏赐快赏,有人立下功勋,赏赐立刻就会兑现。

过可以缓罚,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带罪之躯报效朝廷。

大皇子苏蜀刚刚进入官场,他就立下这么大的功勋。

群臣都很好奇,皇帝陛下会想吃什么东西?

皇帝陛下的态度,那将会影响群臣对于大皇子苏蜀的看法。

大皇子苏蜀听到父皇要赏赐自己。

他立刻从后面走到前方,向着父皇鞠躬行礼道:“父皇,儿臣给帝国做贡献,那是在孝顺父皇,不需要任何赏赐。

无线电项目,儿臣上报给科技部的上官,但因为项目风险太高,科技部不准备投资,这个项目是儿臣用自己的钱投资。

儿臣没有动用国库的钱,对于帝国做出的贡献也有限。”

苏蜀这样说,那就是不想给父皇他贪得无厌的印象。

他在乾清宫中用简短的语言,向所有人说明,无线电技术属于他个人所有。

他还不是侵吞朝廷的资产,而是优先推荐给朝廷,却被科技部官员否掉。

皇帝苏河看到大皇子苏蜀装出一副豁达的表情,他还是缺少锻炼,表演的痕迹太重。

“朕向来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科技部员外郎苏蜀投资无线电技术,促使梅鸿运研发出无线电报技术,为帝国立下大功。

苏蜀调任财政部审计司郎中。”

苏蜀听到父皇的赏赐,他欣喜万分。

财政部可是从户部拆分出来,掌握户部最重要的财政大全。

财政部审计司专门负责审计各个衙门对于财政部拨款的使用。

这可是财政部及其重要的部门,掌握着极大的权力。

苏蜀没想到他只投资无线电技术,就能获得父皇的赏识。

财政部郎中,这已经是迈入正式品官的行列。

知府就是正式品官,跨入正四品官,那就能担任一地的父母官。

父皇规定的皇室培养流程,想要成为太子,必须要看处理政务的能力,要有治理一方的经验。

堂堂的皇子,总不能当一个七品县令,那样起步太低。

真的去当七品县令,在地方上不断熬资历升官。

等到表现出色时,其他皇子早已经通过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太子之位。

如果其它皇子成为自己的上司,那真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苏蜀与母后王文君商议过,他通过怎样方法成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