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对子

“怎么办呢?下句就得相救,以保证气韵的顺畅。”

“所以下句的第三个字‘归’,本来是应该用仄声字的,现在就得改用平声字,来救上一句的的‘序’。”

“在古代诗歌里边,这一招有个雅称,叫做‘锦鲤翻波’。”

“锦鲤翻波,那是创作过程中的不得已而为之。水无可平,方才成波。”

周至一肚子的没好气:“明明把‘序’字改作一个平声字就行,四表舅你就是故意的,这不叫锦鲤翻波,这叫兴风作浪!”

“哈哈哈哈……”四表舅压根不理周至的抱怨,继续跟老爸解释:“这个是第一个难度,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难度,‘今古’互为反义词,这又叫‘联内自对’。”

“而这两个字合起来,刚好说尽句眼‘序’那个动词的范围状态,这就是三难。”

“所以你必须找到平仄平三个字,同样的,后两字也要能自对,且合起来还得说尽前一个动词的范围状态,同时内容还要符合新春的主题,那这对联你才算对上。”

“所有要求加一起,就不是一般的考验水平了。”

“你当时怎么想到的?”老爸惊讶地看着周至,这对联第一眼就觉得好,等到一通道理听下来,才知道原来这么难。

周至干脆装没有听到,都懒得回答这个问题。

“远江又在说外行话了,这叫灵机触动,信手拈来。”

四表舅笑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看似捡现成,但这其实是人家小周至攒了十年的古文底子,小试牛刀而已。”

“就拿对‘碧月’用的‘丹春’二字,一般人就很难想到。因为这个典故只在极少数诗歌里出现过。”

“除了文天祥的‘万金结游侠,千金买歌舞。丹春映第宅,从者塞衢路’。剩下我记得的就还有一首‘丹春幻象神仙远,自是清奇梦亦神’。”

“北门口市场,可不是‘塞衢路’,写对联,可不是为了‘映第宅’?!这叫善用典故。”

“实打实的讲,就算让古汉语专业本科、硕士到现场来,也不一定能如周至般做得如此工整巧妙。哈哈哈哈……”

老爸彻底都傻了,家里的确有《文天祥诗集》,可自己就连《正气歌》都背不全。

“四表舅,家里同意我下学期转文科了!”

“你小子!又投机取巧!”四表舅骂了周至一句,把上了轮椅,对外婆说道:“三婶你来得可稀罕,我推你逛逛我这小院!包你喜欢!”

外婆笑眯眯地道:“老四跟乖孙才是做正经学问的,看你们聊天,三婶就是听不懂,心里也高兴。”

说完才看到老爸也在旁边,赶紧找补一句:“远江也算。”

这下轮到老爸有点尴尬的抓脚趾了。

妈你还不如不找补,别拉我,这方面我真不能算!

还有,什么叫他们才是做正经学问的?

四表舅院子里兰香脉脉,这里看看金鱼,赏赏花,顿时让人忘尽俗气。

舅妈也在院子里,轮椅上垫着一张豹皮,腿上搭着一张不知道什么动物的皮张,眼里都快落下泪来:“三婶,行动不便,好久没看到你老人家了。”

“别哭别哭啊……”外婆赶紧伸手安慰道:“这不还是见到了吗?看你这精气神都挺好,我也放心了。”

“这么多年也是带累了秀城,换做别的男人,三婶,我怕是早不在了。”

“那也是你的本事儿,会挑男人!大过年的不准掉豆子啊!”

幺房出老辈儿,论年纪外婆比四表舅也大不了多少,和舅妈论辈分在婶侄媳,论感情是两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