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佛寺

然而等到攀上楼阁,再与观音平视的时候,江舒意说道:“其实观音挺慈祥的呢。”

众人这才发现,现在的水月观音,竟然给了大家一种亲切、活泼的感受。

周至乐了:“有一副著名的写观音的对联: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佛能称士,须知儒释本同源。”

“这里的观音,和夹川的白塔一样,其实应该是水文地标,我估摸着这附近应该有记录水文的碑刻。”

小伙伴们不相信,游览完大佛寺之后,开始在周围寻找,果然,最终给杨和发现了一块砌在院墙上,几乎被青苔埋没的石碑,石碑上记录着长江水位大变的年份。

一通游览下来,周至对大佛寺了石蟆镇又有了新的认识,这里曾经是长江航道的重要节点,经历了长江航运的发展与兴衰,应该说对于研究长江航道的历史,特别是古代长江中上游航运历史,有这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

然而可惜的是保护依旧不善,大佛寺主要靠几个和尚化缘来维护,他们能够将水月观音和外面的榭宇保护完善就已经尽力了,至于大佛寺两侧的崖摩造像,千年以来经历的风化、渗水、流水造成的伤害,已经没法顾及了。

张路看得很感慨:“这些地方,真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再不保护,怕是都来不及了。”

“倒也不怕来不及。”周至说道:“只要不是人为的破坏,靠自然力,怎么都还能撑它个百八十年,水月观音和清源宫落在这偏远之地,不能不说是一种福分。”

“再说了自己碗里都还吹不凉,哪里管得到别人县来?不说别的,夹川有冯玉祥‘还我河山’题词,有江岸浮屠白塔,有宋代抗金的神臂城,有诸多汉代崖墓、石棺,有福宝、尧坝古镇,有石顶山、五通场红色革命遗址……这些都是应该要保护起来的。”

“其实这些都还算好,更重要的是非物质遗存的那些,比如山歌、莲香歌词、石工号子、各种手艺、地方工艺,民间传说,地方谚语……这些东西,其实就是社会生活里的大佛寺,清源宫,都是需要保护的东西。”

张路有些明白了:“你弄的方言研究,其实就是保护这些东西,是吧?那肘子你是相当的了不起。”

“我那就一兴趣爱好,拿不到这么高的层次来说。”周至笑道:“只是尽点力,聊胜于无吧。”

从大佛寺游览回来时间就有过了下午两点,大家上午就吃了一碗杂酱面,之后又吃了不少青果,早就饿得慌了。

在镇上找了一家小饭馆,主打是江水豆花、烧白,还有一道绝对的本地特色——甘蔗皮熏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