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故事

“可是僧录司在那个时候早就沦落成了个领俸禄的空头部门,带着司职的几名大和尚对此事儿毫无所知,他们压根就不知道《龙藏经》凋版在哪儿。”

“还有这种事儿?”辜幼文大为惊异:“雍正乾隆两朝无比重视的《龙藏经》版,他们敢如此草率?”

“其实从这件事儿就能够看出满清官方机构在那个时候已经糜烂到何等程度了。”周至说道:“怎么办呢?果端果钦只好再次打报告,请朝廷查找《龙藏经》版的去向。”

“得到皇帝批示之后,工部和户部官员花了三个月时间,查找到了以前的交接资料,得知这《龙藏经》版在首次印刷百部之后,就封存了起来,最后在乾隆末年,被送到京郊的柏林寺存放起来了。”

“得到消息后的二人又连忙赶往柏林寺,可是等到柏林寺僧众打开库房,里面存放经版的搁架都还在,但是本该在上头的《龙藏经》函盒,一个也没有了。”

“这……”辜幼文不禁哭笑不得:“这样的国之瑰宝,两朝的心血财力所聚,竟然拿给他们这般儿戏?!”

“好在经柏林寺一老僧回忆,有一年因为库房要整修屋顶,那些经函给转送到了智化寺看管。”

“两人又赶往智化寺,终于在那里,找到了这套珍贵的凋版。”

虽然明明知道这事儿最后是成了的,所有人听到这里,还是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周至这才说道:“找到凋版还是第一步,到这时候,果端果钦的盘缠也用完了。好在和尚本来就靠化缘,两人于是有四处奔走,筹集印刷经费,最终又耗时三个月,终于凑齐了银两,招徕工人,购买纸张材料,终于在九月之后,将这部《龙藏经》翻印完成。”

“由于《龙藏经》的印刷量本就极少,因此经板字口锋棱俱在,完整如新,印刷出来的新经非常完美。”

“果端果钦倒也不觉得自身辛苦,反倒是感激皇恩浩荡,在每部经书的扉页还加了一页自己请人加工的一页,因此法王寺《龙藏经》与初版《龙藏经》的区别,是每册卷首,均有新添加的‘同治拾年万岁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