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临阵磨枪

王老爷子也没想到这些上来,对启老爷子的说法很是赞同:“贴学和碑学大不同,碑学学的是间架结构,但是碑学的特点,注定了就会损失书法上无数的细节。”

“贴学是纸上的书法,和石头上的相比,那就是所有的细节都完全地保留了下来。”

“哪怕是用双钩法做出的模本,那也只是‘下真迹一等’,是碑拓不能比的。”

“对,所以当书法进境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应该从碑学向贴学转变了。”启老又从那堆作品里挑出一幅来:“这个也不错,他还曾经做过乾隆皇帝的书法老师。”

乾隆的书法老师有两位,一位是张照,一位就是现在这位,梁诗正。鱪

两人的书法都是清代“馆阁体”的代表,张照早年学董其昌,其后逐渐加入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之后学王羲之,终于独成一家,而且左右手都能写。

乾隆非常欣赏他的字,当时很多旨意,都是张照代笔。

而梁诗正的功名是探花,初学柳公权,再学文征明和赵孟頫,到了晚年再学颜真卿和李北海。

现在启老手里拿着的是一份《奉和十诗贴》,就是他作为乾隆的书法教官,陪和乾隆诗作的十首诗歌的合集。

不过馆阁体因为过于追求华丽和规矩,在接下来会被丑书横行的书法界大加抨击,导致张照和梁诗正两尊大神的书法,被一群爱好者抨击得体无完肤。

这是一件非常搞笑的事情,周至一直认为所谓的个性解放固然是好,但是那得有个前提,就是一个人已经把规矩做到了极致,到了不得不追求变化的时候了。

就好像嵇康,天地当房子,房子当衣服,自己在里边赤身裸体接待客人还能够泰然自若,的确是彰显个性的表现。鱪

但前提是嵇康当时已经混成了精神领袖,文坛泰斗,已经完全称得上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其余六个哪个不是特立独行张扬跋扈的人物,在嵇康面前都不够看,规规矩矩称小弟。

《与山巨源绝交书》,《赠秀才从军》,《幽愤诗》,能够作出这些优秀作品,之后你打铁也好,裸奔也好,那天下人都只有高呼牛牛牛的份。

可要是你家楼下小卖部老板,有一天喝醉了也来这么一出,那大家就只有报警打110的份,不会有人认为他是嵇康,只会当他是疯子。

只可惜这个世界上,真性情的人少之又少,而为个性而个性,希望博眼球的家伙,实在是多得数不过来。

没有嵇康的内蕴,却要比嵇康还张扬,这就不叫精神,叫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