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独门绝技

这么一个洼地形成的原因,周至都有些迷糊,最终只能认为东方艺术品收藏热发源于西方,现代画家的作品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技法,可能让他们更熟悉。

而在往前就靠年代和保有量取胜,清代太近,存货有点多,因此不讨喜。

当然了这个洼地只是相对的,清代一流的画家,作品价格在今后飙升也是极快的。

而现代画家的作品,除了头部的那几位,很快就进入了一个价格的“停滞期”。

反倒是宋明古画,一直都在以稳定速度上涨,直到周至穿越之前都没见到停止的迹象。

欧阳友鹤是在民国就成角儿,到了新中国成为一省戏剧学院院长的人物,因此和近现代文化人的交往很深,作品当中有相当多的现代画家的作品。

现代画家也分有层次,大家都耳熟的,基本都在第一梯队。

比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潘天寿、林风眠、常玉、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等。

第二梯队有一些人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如关山月、董寿平、陆俨少、石鲁、黄胄、蒋兆和、张善孖、高剑父、高奇峰、吴湖帆、胡佩衡、林散之等人。

欧阳友鹤的两缸书画卷轴当中,有不少是这些画家的作品,混在一堆并不出名的画家作品当中,堪称鱼龙混杂。

但是题材都是这些画家的常见题材,画作不是非常的精心,但是题款都在,还有“友鹤老弟雅正”之类的书款,换到后世这就叫“to签”,是具有升值价值的。

大家找出了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还有如李可染的漓江山水,刘海粟的泼彩青绿黄山。

这几幅都是画家的应酬之作,随手画来的。

这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是名家,却也有疲于应付想要偷懒的时候,因此他们会有一批画作,后人能够发现,其相似度非常之高。

这其实就是“自己抄自己”,画家对于自己觉得比较得意的一幅画,往往会进行简化,然后批量复制,目的就是“量产”,用来应付关系一般的求告者的。

这些画作当然算不得名家的精品,但是却是真品,因此也颇得追捧,价格相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