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细个唔读书,大个做运输

周至的粤语也顺着就冒出来了:“大哥你如今系辛苦搵嚟,自在好食的喔……”

“周生粤语都咁好,英文指定唔问题,一定掂过碌蔗!”路思怡对着周至竖起大拇指。

当晚好些人都过来了,王老和启老,还有马爷,然后马爷又拉来了于华,周至问起墨言和刘正匀,却是那两位被单位派到西北采风去了。

于华看着有点蓬头垢面,不过这也是作家的常态,越是这种时候,说明他对自己的作品越是“入戏”,周至知道他创作《许三观卖血记》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

这种时候最好就是不要过多打扰干预,两人只简单地打了招呼,问了好,周至问他现在在哪里创作,于华说因为儿子出生了,他一个人在德绵堂倒是没啥,拖家带口的就不好了,于是搬了出去,马爷给他找了一处地方,离北师大还很近,他在家里或者去图书馆搞创作都很舒服。

不过也轮不到他对别人关心太多,他自己才是被人关心的对象,关于甲骨文的问题,他和王老启老的书信往来也不是一封两封,还有关于蜀锦花本复原,很多也要和故宫国博进行资源共享,这些本身也是三个人共同关心的事情。

但是王老和启老更加关心的是三峡文保基金的正式运转,这本身也是周至这次来身上带着的任务之一。

这是一个大工程,光资金到位不行的,好在蜀都大学博物馆建设已近尾声,这给了文保基金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

另外蜀都市政府在各方呼吁下也积极响应,大方地将原来西郊一环路边的木材综合加工厂改造项目,交给了锦里集团来开发。

木综厂地方很大,最早是从都江堰过来重要水路,曾经西面雪区和都江堰森林的木材,通过放排的形式来到蜀都,就集中在这里上岸加工。

后来水道不能行船了,又修起了铁路,蜀都有一个火车西站,就连绝大多数蜀都人都不知道,就在木综厂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