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铜红釉

“呃……其实利用釉料中的铜离子,和窑中的还原环境,配合高温烧造出来的红色釉色,有一个统称,可以叫做‘铜红釉’。”

“铜红釉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只要略有偏失,就会导致还原不完全或部分氧化,造成发灰、发绿、发黑、甚至烧失等现象。”

“从考古资料看,我国唐代山西交城窑已开始利用铜烧出红色,出土过白釉红斑器;”

“发展到宋代,在河南禹县已大量烧制铜红斑瓷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钧窑’;”

“但是这种红色都是以斑块的形式出现,直到元末明初,景德镇才开始能够烧造出一色的红釉器,其中以明初永乐、宣德的最为出名,称为‘祭红’。”

“可惜祭红在明中期一度失传,只能改烧矾红。”

“直到清康熙朝,铜红才得以恢复,这就是着名的郎红,豇豆红等名贵品种。”

“在人们追求瓷器鲜艳的红色的同时,还有与之相伴随,那就是窑变釉。”

“窑变釉,其实就是烧造过程中,还原不全的红釉,或者说故意为了效果,在瓷釉上又随意挥洒上一些铜红釉,以期烧造出五彩缤纷,冷暖色系并存的‘五彩釉’,这就是钧窑一系了。”

“但是无论使用的何种方法,在古代的工艺水平下,能够窑变出人们需要的美感的瓷器,可以说是万里挑一,在古代,这样的器物被称为‘窑宝’。”

“所以我现在的藏品,从金代钧窑紫斑鸡心碗,到康熙豇豆红窑变石榴尊,再到清雍正御制窑变玫瑰紫仿钧窑三足鼎,再到乾隆窑变釉苹果尊,其实是一个系列的‘铜红釉’瓷器。”

“甚至连我之前的那个宋代紫定梅瓶,也应该在这个系列当中。”

“现在这套系列瓷器,还差着交城窑、神垕窑、鲁山窑或者禹州窑的唐钧;磁州窑、相州窑、禹州窑、鲁山窑或者临汾窑的元钧;还有就是禹州重烧的明代官钧;以及清三代以后的景德镇窑的仿烧……呃这个我应该在文物商店找得到……前头的那些,就要继续拜托婉秋姐了。”

“我发现你就是个属貔貅的,只进不出!”林婉秋恨恨地骂道:“等于我给你淘了个金代钧窑碗还成罪过了,引出来这么大一堆的活?”

“唐钧上不得台面,明钧存世量要大些,都不是多罕见,就是元钧稍微难一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