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点火烧铅

图的左上角还有一首题诗:“媚眼风光恰似春,白沙黄荻水粼粼。轩窗遍启抛书坐,猿鹤襟期土木人。”

现在这幅画还处于考察的阶段,一个老者站在画边愁眉不展:“年代太久远,泛铅严重啊……”

所谓“泛铅”,其实是古代书画里一种常见的“年代病”,这种病的发生原因,是因为古代颜料当中常常含有铅质,铅质本身对于颜料附着是有好处的,能够让颜色在画纸上着色更加牢固。

然而随着年深日久,这些含铅的颜料会在画卷的表面渐渐析出,形成随颜料浓淡而深浅不一的黑斑,让画卷变得污陋不堪,让线条变得模糊难看,非常难以处理。

“段老师,要不我们试试双氧水?”一名应该是老人学生的年轻人在一边说道。

“双氧水对颜料和纸张的伤害太大了。”老人的眉头依旧没有展开:“处理非画面主体部分可以,但是泛铅这种现象一般都出现在颜料高度堆积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都是画家浓墨重彩描绘的点睛之处,一个处理不当,造成的损失就无法挽回了。”

“泛铅的现象其实就是铅在颜料和空气湿度的环境里发生了还原反应,让铅成了金属态析出,用双氧水的目的就是让其发生氧化反应,让黑色的铅重新变成白色的氧化铅,还原画质。”另一名学生说道:“但是双氧水肯定会浸润到画纸里,在氧化铅质的同时,也会将纸张和其它的颜料氧化掉,就是一把双刃剑。难,的确很难……”

周至在一边有点忍不住了:“其实铅只是在画纸的表面析出来了,只要有一个隔离层将画纸和其表面的铅分隔开,再将隔离层以上的铅氧化掉,不就可以达到效果了?”

众人这才发现门口已经多了三个人在观摩,几个学生赶紧打招呼:“陈馆长。”

年长的几位老师却是对姚冲也颇为熟悉:“馆长,姚经理,怎么周末还过来啊?”

“有个朋友对我们姑苏博物馆的馆藏很喜欢,今天带他过来看看。”姚冲笑道:“怎么着?段老师遇到难题了?”

陈少冲开始给周至介绍:“这位是我们馆里书画修复室的段启宏老师,这几位是他的学生。”

一名学生问道:“刚刚这位周同学说的有点好笑,氧化渗铅需要氧化剂,如果要求在纸面上形成保护膜,需要多薄我们姑且不说,如何保证这保护膜隔绝双氧水的有效性,也是个极大的难题吧?”

“是呀,另一个学生说道:“如果真有这样的保护剂,效果先不论,那保护剂本身对纸张和颜料就没有伤害吗?所以这就是一种空想,至少我没有听说这样的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