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拜访

然后电话就到了费观那里,费观一听是打听肘子,拍着胸脯打包票,我这小老弟靠谱得很,书画修复那是家传的扬工手艺,故宫博物院启老和国家博物馆王老都很看重,蜀大的乾隆《巴蜀全图》,是他主持修复的,去年得到了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保护委员会的三家表彰,给蜀大博物馆露大脸了。

修复古画的水平那是没得说,但你说的这什么点火烧铅的手艺倒是没有见他展露过,不过要说起和这个有点关系的事儿嘛……对了前年国博和故宫差点在北魏造像上打眼那事儿你听说过没?诶,就是肘子出的主意,通过底部胎土含酸量的溶剂检测,确定其为赝品。不知道这个信息对你有没有用。

对了这小子还是海通拍卖行的高级鉴定师,专长是瓷器和古代书画,家学渊源嘛,相比别的鉴定高手,这娃对画轴,背衬,绫锦,纸墨这些东西的掌握可谓行业内独步……

这些信息对于陈少冲来说已经足够了,《茹叶蜻蜓图》也不算是非常重要的馆藏,他付得起这个责。

这幅图已经完成了揭裱,静静地躺在桌面上,正好处于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状态。

周至观察了一下画心的状态:“行,那我就试试吧。”

试试也不是上来就烧,周至对于修复室干的活并不太满意,因此重新给画心淋了水,用软羊毛排刷刷了一遍,又用镊子和竹片仔细搜剔出画心里夹杂的不少杂质,重新拼合了一些断裂和缺损的部分,再用湿毛巾细细地在画心上滚了一遍。

“大家认真学习啊。”段启宏强调道,然后开始就着周至的工作讲解开课:“这画小陈刚刚处理过一遍了,看看,又给小周逼出来多少脏东西?”

“大家注意看小周的做法,这些被虫蛀过这处地方,小陈刚刚不敢下手,不敢过度清理掉背后的裱纸,这样看似稳妥,其实会给后面的重裱带去麻烦……”

“对付这样的地方就四个字,认真细致,当然不能要求大家一上来就能和小周这样迅速,轻快,但是慢工出细活总是做得到的。”

“小周之所以能做到现在这样快,那是因为他对裱纸和画心的粘连状态已经成竹在胸,有了绝对的把握。这种既轻且快的动作,在揭裱的时候不会带起画心,就可以避免对画心的撕裂伤,也能够保证画心位置不移动,避免后续的麻烦。”

“看,将裱纸去除干净后重新滚毛巾,又滚出了多少脏水?这些东西不去除干净,肯定会缩短重裱后的有效保存期限,到时候画病就容易从这些地方开始发生,又得提前装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