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一十九章 半夜出好活

因此《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十七引《释迦方志》卷上说:“夹纻者,脱空象,漆布为之。”

关键是情节还挺烧脑,好些地方傻妞们还都没看明白,最后拉着周至评理看谁理解得对。

《大唐西域记》卷十二的小注中也说“夹纻今称脱沙”。

打着手电来到墙角三口大缸,这里的三尊神像经过一周的浸泡,外层的泥塑都已经化作了泥浆。

送几个小的去了草堂小区,周至又调头朝岁华轩驶去。

“肘子哥,婷婷说这个故事是你写的?”开车回川音的路上,大包子乐队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在车里激烈地讨论着电影情节,闹腾得不行。

周至伸手到大缸里,将半埋在淤泥中的神像内胎取了出来。

在电筒的光线下,一尊黝黑的造像显现了出来。

关键在坚持。

夹苎造像工艺的全称是“干漆夹苎造像工艺”,又称干漆像、脱空像、搏换像、脱沙像等。

这里的二戴,指的是戴逵和他的次子戴顒,

所以周至并没有劝说杨和悠着点来,这小子现在正是浑身是劲的时候,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

于是周至就只好一边开车一边跟他们复盘,比如杰西成第一次发现龙首所在地的时候之所以要误导路思怡,是因为他已经察觉到了国际刑警里边存在内鬼,因此故意利用路思怡把消息放出去,用这样的方式将虚假情报传递给犯罪集团头目。

周至轻轻吹了一下口哨,看来自己在泥胎内壁的发现没有白瞎,夹苎造像工艺始于南北朝,时间越早,造像的等级就越高,现在光从大体形状来看,应该是年代久远的东西。

造像是非常明显的佛像造型,从面部开脸和服饰来看,极具南北朝造像特征,不过面部因为淤泥的关系,一些细节还没法看清,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是之前乡村工匠泥胎造像的等级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