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十八章 暗谈

大盘翻过来后,底足就露了出来。

底足也是鉴别瓷器真假的重要位置,一来是可以看到胎质,通过胎质的品种,颜色,成分,细腻程度,触摸质感,大小,深度,可以辨别出真伪。

另外老瓷器底足还会有天然使用和陈设过程中的磨损痕迹,这样的磨损使用,会让底足包上一层特殊的包浆,行话里叫「油润」,如果一件老瓷器的露胎部分不油不润,干涩无比,那多半也不对。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特征,就是康熙往前的瓷器,底足具备的极难仿造的特征——火石红。

所谓火石红,是因为瓷器中含铁的杂质在炉中烧造的时候,容易在底部胎釉结合处聚集,又因为缺少釉质的保护,直接接触内部火焰和气氛时,出现以氧化铁为主要成分的纹路。

这种纹路一般呈现为红色,从胎土内部生发出来,又经过多年使用,同样会变得莹澈灵动,非常难于仿造。

造假者也可以搞出来火石红,但是一般都做不到由内而外地生发,都是瓷器烧好后现画上去,或者在烧造前在底足胎釉接合处加上一点矿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是浮于器足的表面,很难不被真正的高手看破端倪。

而这个盘子,底足的表现也很不错。

张诚认真仔细地过了一遍手,然后对周至说道:「肘子,该你了。」

这些都是两人之间约好的话,如果说的是「该你了」,那就是张诚看真,如果说「你来看看」,那就是看假,都是行内的规矩。

周至这才认真地检查起来,永乐青花的大盘、瓶、罐等一般都为细砂底,无釉白色,呈糯米粉状,摸上去细腻滑润。

周至拿手指在底部圈口一抹,就感受到了一种类似和田玉那般细润的感觉,检查磨损,也非常自然。

因为烧造温度的到位,永乐青花可以做到胎比洪武薄,而釉面比洪武肥厚,却依然可以保证细腻、光滑、莹润、平净,而绝无出炉前降温收缩带来的橘皮釉纹,有少部分器物在长期陈列后,存在釉面开片。

因为淘洗和选料做到了精细,釉色虽然大多白

中泛青,但是这种青色很浅,有些甚至呈现洁白色,接近甜白釉,只在釉汁肥厚处闪现虾青,而口沿和底部釉薄处大多为白色或淡暖黄色,且器物里外釉面,都比较均匀。

永乐青花基本没款,行家除了通过工艺来区分是官窑还是民窑,而是否存在缩釉,也成了一道分水岭,民窑器物除了器型、工艺之外,由于窑温不够,会有普遍性的缩釉,达不到官窑的品控水平。

此外就是苏麻离青的标准特征,晕散,深点,在这个盘子上都有表现,此外青花堆积处的深灰色斑块上还形成了一层细丝网一样的蒙络,肉眼勉强也能分辨得出来,这是锡斑和丝格网。

翻来覆去地又看了一遍,周至将盘子放回到了茶几上,拿手指在中心一束莲的花纹上绕了个圈,又点了两下,这是确认真品的信号,不过嘴上却很平淡:「不好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