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7 板上钉钉,就等着尘埃落定了

且不说对自家职工保护不力的问题。

就说曹志强目前的身份,那也不得了。

人家现在可是远近闻名的新锐诗人,一首新诗天下知,一本诗集震天下,对待这样的人,要还是当个普通工人,别说外人怎么看,恐怕曹志强自己就得有想法,麻溜的走人了。

要之前的话,曹志强走了就走了,无所谓。

可现在,曹志强刚出过被外来流氓打劫跟侵害的事情,新闻热度都还没散呢。

这要是再传出曹志强出走工厂的事情,那别人只会认为是他们红光机械厂有问题,无法给予曹志强坚定的支持跟保护,寒了工人才子的心,所以人家才出走。

到那时,厂里其他人不好说,但领导干部的颜面肯定是无光。

以后要是再来个各单位的领导会餐,大家酒桌上说起来,那从上到下,谁都得掉面子。

别人掉面子无所谓,但董书记肯定不能掉面子,李厂长也不想没面子,那怎么办,只能把曹志强调去一个清贵的部门,先稳住他再说。

至于以后,等这阵风头过去,可以再说。

所以,在红光机械厂的领导看来,曹志强一个诗人不诗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的面子。

只要能保住大家的面子,其他什么都好说。

从这个角度看,就算曹志强不想来这里,机械厂的领导也会强行把他安排过来,并且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放他走,要不然,对外是不好交代的。

曹志强也明白这点,毕竟之前的时候,李厂长已经苦口婆心的把事情的利弊都跟他交待明白了。

李厂长早就跟他讲过留这里面的好处,说过一阵就找个由头,给他办学徒工转正,转正后,就可以借他诗人的由头,用特聘的方式办工转干,保证让他三年之内当干部。

工转干的名额在董书记那里,只要董书记点头,曹志强的工转干不成问题。

除此之外,李厂长还告诉他,他来厂上班,不耽误他写文章,相反,还鼓励曹志强继续写文章,写诗歌,他们厂都是绝对支持。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他人不走,一切好说。

当然了,如果非要走也行,那得等这阵风头过去再说。

可如果你非要现在走,那他的档案,厂里是绝对不放的。

到时候新单位拿不到他的档案,你也没法办交接,无法交接,自然就无法正式去新单位工作。谷韊

除非你不管个人档案,强行辞职走人,可那种后果嘛,呵呵,就不多说了。

有利诱有威胁,反正就一个意思——现在不能走!

你留下来,什么都好说,绝对让你更容易进步。

你要现在走,就会各种刁难你,让你寸步难行。

什么?个人档案你一个国企无权扣留?

呵呵,你以为是二十一世纪呢?

红光机械厂是垂垂老矣了,但架子还在,就算没法真拿你如何,恶心你总可以。

对此,曹志强当然是表忠心,说不会走。

事实也是,他现在还真没想过立刻走人。

毕竟这是1983年,一个民营企业还不能开办的时代,除非他去干个体户,否则没有大单位护体,真的是挺难办,寸步难行是一点不为过。

至于去杂志社当编辑,先不说机械厂不放档案,他很难正式去新单位交接的问题,就算能去杂志社当编辑,他也不爱去。

因为他想当老大,不想给人打工,受人约束。

总之,在曹志强看来,在跟大领导接触之前,还是要稳一点好,没必要提前把自己的心思透露出来。

等大领导帮忙了,答应给自己牵线搭桥,让自己开办出版社或者杂志社了,那么以大领导的能量,一个小小的红光机械厂,也不敢拿他如何。

但这最好是突然袭击,从上到下的来,可不能图一时嘴快,事儿还没办成就说出去,那才是脑残。

就这样,表现的很上道的曹志强,获得了李厂长的信任,很自然的让他去宣传科找孙科长,再让孙科长带他来红光天地杂志部。

杂志部是内部说法,其实就是杂志社,或者叫编辑部。

只不过这是内刊,所以一般来说不能那么叫,就改叫杂志部,属于宣传科管。

红光机械厂虽然只有八千多人,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不光有食堂保卫科等工厂必备的部门,还有小学、医务室、电影院、印刷厂、杂志部、文工团等等等等的附属部门。

可以这么说,一个红光机械厂,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下面的大多数乡镇都要强,甚至都超过很多小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