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高考试题与标准答案

正因为这样,所以曹志强对大学生并不感冒,并不觉得这有多神圣,多厉害。

哪怕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干部,还包分配工作,但考虑到这时期的国企跟公务员工资,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儿。

相比大学生,曹志强更看重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钱跟权。

只要有了钱跟权,是不是大学生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开玩笑,这个机会遍地的八十年代初,有上大学的那个时间,我干什么不行?

真有那四年时间,我早成了著名企业家,身家起码过亿了。

到那时候,我再去雇佣大学生给我打工就成了,干嘛自己去浪费那个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我现在很忙的好吧?”

虽然曹志强没兴趣重新上大学,不过转念又一想,上大学没意思,但参加高考还是有必要的。

最起码,考上大学,这对自己的名声有很大帮助。

考上大学却不去上,跟你考不上那是两码事。

比如那位董某某同学,人家就是考上北大却不去上,非要回家务农,结果反而出了大名,不但报纸争相报道称赞,甚至还能被高层接见,跟各个领导一起吃饭,名声一时无两。

后来,好像他还当了大官,身上加了各种光环,反正相当的厉害,远比他同期那些考上北大的人要牛逼多了。

北大学子千千万,可真正出大名的,或者真正能达到董同学那种成就的人,又能有几个?

那位前辈能这么玩,自己也可以照搬啊。

参加高考,得个高分,然后不去上大学,反而投入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优先去搞经济建设,成为下海潮的表率,这也是个不错的噱头啊。

归根到底,这年头是以成败论英雄,大家看的是结果。

只要你放弃上大学后能成功,成为著名企业家,那你不上大学就是高瞻远瞩,就是你目光如炬,善于抓住机遇。

可要不成功的话,那你当然就是个笑话。

如果是自己,那肯定没有不成功一说,光现在来讲,自己已经算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

自己现在已经是新锐诗人了,也已经有了个诗人光环,并且即将加入作协,但只是这几个光环还不够硬。

要是再加上曾经考上过大学,却放弃上大学,转而投入商海,成为一个成功商人的履历,那才是真正过硬的光环。

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国内的高考本身,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那么简单了,更有着一种类似阶层跃迁的社会意义。

在这个时代,不管什么人,只要你能高考过关,考上大学,那么哪怕你不上大学,基本也能得到知识阶层的肯定,不会再有人把你当不学无术的人看待。

最起码,你能高考过关,那你最少也有高中毕业生的学力,哪怕你没有正式从高中毕业。

有了这种高级知识分子的认可,起码从此之后,一般人不敢随便瞧不起自己,也不敢随便拿捏自己了。

以后跟那些告知见面,也不会被小瞧。

说的简单点,就是他一旦高考过关,不管上不上大学,都可以真正被认可成文化人,被高级知识分子阶层接纳了。

别小看这一点,很多时候,这个认可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社交层面,尤其重要。

另外就是,这两套高考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哪怕自己不用,还可以给别人用啊。

比如说青红。

青红本来就是面临高考的职高生,而且她应该算是应届生。

如果想办法把里面的试题内容,以猜题的形式,悄悄灌输给青红,让青红去参加高考,这不就行了?

到时候,青红铁定能考上大学。

青红原本的能力,是铁定考不上大学的。

可要是她能在自己的帮助下考上大学,她一定会更加崇拜我,仰慕我,这就等于说,我套在她身上的绳索会更加的紧。

而且要是能做到这样,也能说明青红跟了我是做对了,她父母也会接受自己,不会再阻拦反对。

甚至是,知道青红在自己的帮助下考上大学,还过的这么好,估计青红那个父亲还会跪舔自己,然后指望自己再帮帮他儿子。

嗯,别说,青红父亲的话,不是做不出来。

归根到底,青红父亲之所以阻拦青红跟小根谈恋爱,还是因为看不上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