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原来他私下里是这个样子啊

“这是命令!”曹志强突然道。

说完,曹志强解开安全带,又打开车门下了车。

看到曹志强下了车,项东方只好也跟着下车。

等曹志强上了驾驶位,调整好座椅,并且系上安全带的时候,项东方也上了副驾驶位。

“社长,我……”

“行了,不必说了,系好安全带!”

等项东方系好安全带后,曹志强才紧盯着前方道:“项秘书,跟你无关,只是我自己想开车而已,你就安心坐着吧,我的技术错不了。”

说完,曹志强果断的挂挡起步,很快就把车开了出去。

嗯,虽然是八十年代初的车,但这辆雪铁龙cx20还是很好开的。

虽然是五速手动挡,但发动机跟变速箱都非常可靠,而且方向盘还是带助力的,相当轻松。

整体表现来看,单说操控方面,不比他前世的一些便宜国产车差哪儿去。

更厉害的是,这辆车的地盘还能液压升降。

最低的时候,这车的离地间隙只有十厘米。

最高的时候,这车的离地间隙则有三十厘米。

也就是说,这款车的通过性跟适应性都很强,非常适合走现在那种沟沟坎坎的路面。

实际上,这款车的影响是很不小的,后来那款家喻户晓的富康汽车,基本就是这款车的低配版,一向是皮实耐操的代名词。

坦白说,目前国内的汽车生产,那是真的很落后,并不是假的。

就说目前国内最好的红旗车跟上海轿车吧,基本都是手工作业,通用性差,可靠性低,动不动就容易坏。

虽然在今年的时候,国内的上汽已经开始引进大众的技术,一起合作生产上海桑塔纳了,不过这种合资车对国内的贡献嘛,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是相当有限。

反正如果是曹志强前世的历史,那些合资车其实是比较失败的。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一开始搞合资车的目的,是为了用市场换技术,结果可倒好,搞了十几年,那些早期的合资车呢,技术没怎么换过来,市场倒是真交出去了。

反倒是后来的很多民营车企,是真的后来者居上,然后通过逆向合资车技术,自己研发出不少技术,比如鼎鼎大名的奇瑞。

换句话说,后来的国产车为啥拼不过进口车跟合资车,为啥一提国产车就有廉价质量差的印象,在曹志强看来,那些只想赚钱不想奋斗的合资车,至少要占一大半的责任。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不思进取,只想拿来主义,这怎么能行。

说一千道一万,光想图省事儿,光想拿来主义是不行的,要想追上别人甚至超越别人,你就得老老实实从头开始,把所有别人都走过的路,都重新走一遍,而且要走的更快才行。

最好的例子,就是韩国车。

韩国的汽车,这时候也是刚起步没多久,他们走的路,其实跟我国目前走的路差不多,也是先从引进国外零配件,然后国内组装开始,进而逐步边学边自研,逐步走出来自主创新的路子。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韩国的大环境比国内更好,他们的汽车之路走的更早,早在六十年代起,就已经开始走进口国外零配件,国内组装的合资之路。

换句话说,上汽现在走的合资道路,人家韩国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搞了。

要从这个角度看,国内汽车产业不如人,确实情有可原。

但国内的体量也不是韩国能比的啊,而且技术环境也不一样了。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国内的合资企业不争气,总想吃老本,忽视了自我研发跟创新,这一点比人家韩国的车企同行可就差远了。

只可惜,曹志强对汽车产业是一窍不通,而且也没有相关技术,更没有雄厚资金,所以就算知道一些国产车的未来,暂时也无能为力。

别看他是穿越者,但他不是工科出身,对某些事情还是无能为力。

能安安稳稳的把文娱产业做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其他的,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就在曹志强跟项东方的各怀心事中,车辆终于来到了北影厂。

果然,看到曹志强能开着进口小汽车,有自己的名片跟工作证,还带着漂亮女秘书后,看大门的虽然惊讶曹志强的年龄跟职务不相符,但还是很快就放行,并没有太过为难。

再之后,曹志强就根据看大门的指引,一路开车来到北影厂的行政大楼。

在大楼跟前停好车,在找人问了一下导演部怎么走,这就直接奔着导演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