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把你的人生交给我吧

比如朱霖此时借调红光电影厂拍电影,那么拍摄期间的月工资,名义上依旧是峨眉厂发,但实际上,这个工资必须得是红光电影厂全额发给峨眉厂,再由峨眉厂发给朱霖。

就算不足一个月,借调方也要按照一个月的工资发,这是规矩。

与此同时,借调方通常还要给演员一笔不费的补贴,通常都是这个演员在原厂的补贴最高值,也就是一块钱起步。

这个钱,就不需要给峨眉厂中转,而是可以直接发给演员,也就是朱霖本身。

通常来说,借调演员,不光演员所在单位同意,还得演员自己同意。

所以发工资给演员所在单位,是让单位满意,而发高额补贴,是让演员满意。

也就是说,朱霖这种级别已经比较高的演员,她如果没戏拍,一个月也就395元的工资,并不高。

就算有戏拍,她最高也不过一天一块钱的补助。

这么算下来,正常情况下,此时她哪怕天天拿一块钱补助,按照三十天算,加上月工资,她一个月最多也就拿695元的工资。

当然,实际她不太可能每个月拿这么多,平均下来的话,按照她之前的拍戏频率,也就是一年拍一到两部电影的话,那她一个月的收入,大概在四十五元到五十元之间。

这个收入,跟她过去在研究所当研究员的收入其实相差不大,甚至略低。

因为朱霖说过,她过去在研究所当研究员的时候,虽然只是个初级研究员,但一个月乱七八糟下来,也有五十元的收入,不算低了。

虽然当演员后,工资没有明显下降,甚至有时候还略高,但明显比当研究员要辛苦的多。

只不过呢,当演员要更刺激,是朱霖自己喜欢,所以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话说回来,国内影视行业此时不是赚钱的好行当,但曹志强并不后悔此时入行。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国内影视行业虽然赚钱不多,可经营好了,却能获得大量的名气。

很多人都说,此时的国内演员不赚钱,那只是因为他们不懂的演员赚钱的正式打开方式。

实际上,一个知名演员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名气。

只要有了名,想要赚钱的话,方法有的是。

比如拍杂志封面,拍挂历封面,或者给产品代言广告,这都是很好的赚钱途径。

此时国内的广告营销才刚刚起步,如果能利用好那些大明星,让这些大明星去打广告,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赚钱手段。

就算请明星打广告的厂家比较少,给的钱也少,但还有别的方式,比如出书出唱片。

演员如果出名了,随便写点什么回忆录啊,什么我的理想啊之类的,那绝对能卖爆。

又或者演而优则唱,回头去唱个流行歌曲,出个唱片,只要不是五音不全,同样能靠着热度赚一波。

还是以朱霖为例。

朱霖的嗓音其实不错,虽然跟专业歌手没法比,但起码不跑调不走音。

要不然,当初徐庆冬也不会找朱霖出演音乐电视剧了。

所以,只要朱霖演电影打出名气,曹志强再给她稍微包装一下,给她量身打造一张音乐专辑,好歌配明星,效果绝对杠杠滴。

当然,比起这些后话,更快的变现方法,其实就是做电影周边。

做电影周边,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了,尤其是米国日本跟香江,这也被称呼为偶像经济。

所谓电影周边,说白了,就是仗着热销的影视剧热潮,把这股热潮附加在某些产品上,然后卖产品,赚差价。

这部《古亭之恋》一旦上映并大火了,那么就可以趁着这股风潮,出相关的小说跟原声唱片,绝对可以大卖。

比如《血疑》在国内热播后,立刻就掀起了一股血疑风,什么“幸子头”,“光夫衫”,“喇叭裤”,都开始大行其道。

还有《追捕》过后,到处都流行风衣,曾经有一家工厂慧眼如炬,看过追捕后果断生产了十万件风衣,结果半个月就卖光了。

同样道理,在《古亭之恋》中,曹志强也亲自给朱霖设计了一些特别的服装,比如铅笔裙配t恤衫加中跟皮鞋,高腰裤配衬衫加低跟皮鞋,t恤加阔腿裤配运动鞋,还有遮阳帽加连衣裙配高跟鞋,都是后世女性很出名的简约穿搭。

虽然曹志强给的服装都是后世二十一世纪女性的穿着款式,但实际上放在八十年代也没问题。

毕竟时尚这玩意儿,好看就完了。

曹志强绘画功底一流,又有前世的记忆,凭着记忆画出这些服装款式的样子,再根据记忆选好布料,然后让一些老师傅现场定做,很快就能制作成成品。

别说,曹志强设计的这些衣服,不但朱霖喜欢的不得了,就连很多其他女员工也很喜欢。

可惜这些衣服都是演出服,属于公款,而且曹志强还决定把这些拍戏服装当经典收藏起来,所以不能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