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徐大爷,做人不能双标啊!

诸多问题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发现炮战依旧是取胜的关键,也是目前我军最主要,且最厉害的杀伤手段。

但在新形势下,想要取得炮战胜利,不能再搞盲目的大规模炮击,而是要提高火炮射击的精准度跟战场反应速度。

在对炮战进行了很多研究跟论证后,发现目前国内最需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炮位侦察雷达,也就是俗称的反炮兵雷达。

可国内目前还研制不出这种先进的反炮兵雷达,所以希望利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引进西方最先进的反炮兵雷达,填补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其实国内在一开始,就希望引进米军的“火力发现者”炮位侦察雷达系统中的antq-37雷达,因为根据他们的评估,这款雷达系统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没有之一。

可惜跟米国的谈判呢,暂时很不顺利,最大的问题倒不是人家米国不卖,而是要价太贵,国家缺外汇,买不起。

最后衡量再三,验证再三,才在一九八四年,转而从瑞典跟英国,分别引进了二台“辛柏林”炮位雷达。

辛柏林雷达,是一款近程迫击炮侦察雷达,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在英国和联邦德国的军队服役。

这款雷达对迫击炮的探测可达到10—14公里,对标的是米军的antq-36迫击炮侦查雷达,但技术指标远不如后者。

但是辛柏林便宜啊,价格不到米军同款雷达的二分之一。

引进辛柏林雷达后,在前线的实战过程中,很快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炮战中打的敌人抬不起头。

不止如此,通过引进的那几台辛柏林雷达,我国还进行了逆向工程,很快就研制出了自己的国产371型近程雷达。

总共进口了四台辛柏林雷达,就让国家的炮战上了一个台阶,把一台部署去南方战场,就能直接压着敌人打。

这要是能引进四套完整的“火力发现者”侦察雷达,那就等于是四台近程四台中远程雷达,而且还有全套的技术资料。

四套雷达实物加全套技术资料,总共要价才三千五百万美金,这真是便宜的不要不要的,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更离谱的是,人家还是先给货,后交钱,这诚意真是杠杠的。

徐大爷虽然不是军方的,但他对这些情况也不是完全无知,至少他知道曹志强说的那些东西的价值。

不说别的,光是那全套技术资料,价值就不止三千万!

要知道,技术资料看似不如实物来的直接有效,能立刻形成战斗力,可有了全套技术资料,就省却了逆向工程,节省了大量时间跟经费,总体算起来,节省的数目绝对不止三千万美金。

当然,要是有资料又有实物,那当然是最好,这样不但能有个实际的对照,而且能立刻形成战斗力,对军队,尤其是南方战场上的军队来说,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小曹啊。”看着要转身离开的曹志强,徐大爷突然开口道,“回去后,对谁都不要说这件事,知道么?”

“放心吧。”曹志强笑着眨眨眼,“我有分寸,这种事情,我对谁都不会讲。”

“很好很好。”徐大爷笑了笑,“你今天就是来跟我一个退休的老头子聊聊天,下下棋,对吧?”

“没错没错。”曹志强笑呵呵的点点头道,“我就是想您的茶叶了,所以过来喝点茶,下下棋,顺便跟您唠唠嗑,走动走动,方便我以后出去更好的狐假虎威,省的某些人总有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嗯?”徐大爷愣了愣,然后笑了笑道,“狐假虎威我理解,可你说的某些人,指的是谁?不会是李思明吧?”

“哎呦,徐大爷您圣明!”曹志强立刻竖起大拇指,“连我说的是谁都能猜出来。”

徐大爷笑着摇摇头:“这有什么难猜的,以你今时今日的地位跟手腕,还需要拿我出去狐假虎威的,也就是李思明了。”

略微一顿后,徐大爷道:“怎么,这个李思明,他最近做了什么,让你这么不满?”

曹志强叹口气:“也没啥,就是我们李厂长吧,可能面临退休,想法有点变了,开始对钱看的越来越重,越来越变着花样想捞钱,甚至连一些不该做的事情都做。

您还不知道吧,我们那位李厂长不光给我画大饼,说要让我当下一任红光机械厂的厂长,还偷偷利用机械厂的火车配额,跟人合伙夹带私货。

唉,我之前给李厂长那么多好处,甚至都答应给他出版社纯利润的一成,他还是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