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好歌也是有尊严的!

行了,趁现在还早,别跟我浪费时间了,快点去见山本社长吧。

早点把合作的事情定下来,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展开啊,哈哈哈。”

“嗨!”佐田雅志再次一鞠躬,“远藤前辈,我们这就去,回头不管成败,一定亲自登门道谢!”

“走走走!”远藤实再次不耐烦的一摆手,“快去吧,废话真多!”

又鞠了一躬后,佐田雅志才拉着曹志强离开。

这期间,曹志强也是有些尴尬,毕竟佐田雅志动不动就鞠躬,搞的他这个只是点头的人很不自在。

唉,要不说呢,日本人这爱鞠躬的毛病,真是累脖子啊。

从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的总部大楼离开后,佐田雅志立刻兴奋的对曹志强道:“曹桑,太好了,有远藤前辈的帮忙,这次的华纳唱片,一定能谈妥,我有这个预感。

走走走,我们立刻去华纳,不坐地铁了,坐出租车,我出钱!”

“能不能休息一会儿再去?”曹志强甩了甩右胳膊道,“我之前写了太多字,胳膊都酸了。”

“对对对。”佐田雅志笑道,“忘了,刚刚你一口气写了那么多歌,确实需要休息一下。

这样吧,我们去附近找家咖啡馆,喝杯咖啡再去。”

曹志强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喝完咖啡,吃了点点心,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后,曹志强才又跟着佐田雅志一起,打了个出租车,直奔华纳先锋唱片公司总部。

华纳先锋唱片公司,虽然是一家美资公司,毕竟华纳总公司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是妥妥的第一大股东。

但实际上,管理这家公司的,基本都是日本人。

没办法,入乡随俗,日本别看现代化程度很高,但至少在八十年代初,实际上还是个十分保守的社会,很多传统的东西一时之间是很难改变的。

因此,别看日本其实是米国的殖民地,但其实至少在八十年代初,美资对日本的渗透并不明显,也没有后来那么嚣张。

当然了,不管怎么样,日本毕竟是米国的小弟,所以美资背景的日本企业,在一些特定行业,比如艺能界,也就是所谓的娱乐圈,基本还是不会受到特殊打压的。

像山口组之类的极道组织,是不敢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办法去找华纳先锋这样的企业的。

别说背后的巨无霸华纳公司了,就算是另外一个大股东先锋电子公司,在日本也不是一般人敢找麻烦的。

不客气的说,八十年代初的日本华纳先锋唱片,虽然论名气来讲,远不如jvc跟宝丽多,但要说实力背景,那是一点不差多少。

而在日本八十年代,想在娱乐圈混,没点背景的话,有实力也是白搭。

就比如邓丽军,她早年虽然在日本打拼的很辛苦,可实际上让她真正成名的,还是华语圈。

至于日语圈嘛,邓丽军早年在日本混的时候还行,可自从邓丽军离开日本,早就销声匿迹,没多少人记得她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时期的日本唱片界,竞争确实激烈的很,歌手层出不穷,稍微一不注意就没了。

因此,能在八十年代杀出重围的歌手,真不是一般人。

也正因为这样,中森明菜也好,小泉今日子也罢,都是真正的牛人。

曹志强的所谓看不上,只是他不了解这段历史罢了。

不一会儿,曹志强跟佐田雅志就来到了华纳先锋的总部大楼,并径直入内。

因为之前早有预约,所以俩人很快就见到了华纳先锋的社长山本德源。

山本德源是个看起来五十出头的人,同样一身得体的西装,只是看起来比较严肃稳重一点,比起远藤实更有威严,一看就是个大佬的派头。

不像远藤实,看起来更像个打扮得体加笑口常开的邻家大爷。

虽然山本德源有点不苟言笑,不过毕竟是远藤实介绍的,所以还是很认真的听佐田雅志介绍了一下曹志强的情况,以及他的一些合作诉求。

听佐田雅志介绍完自己的来意,并且听过《只要有你在》的deo后,山本德源轻轻的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远藤桑没骗我,确实唱的很好,而且歌写的也好,非常好,我一听就喜欢上了,有大热的潜力。”

称赞过曹志强的歌之后,山本德源又皱了皱眉,然后对着曹志强跟佐田雅志点点头道:“这个,曹桑的情况我大概了解了,虽然不是日本人,是大陆人,而且还是商务签证,有一点麻烦,但这都不是大问题。

毕竟现在是中日友好时期,签证问题嘛,只要我们肯帮忙出面,都好解决。

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们的条件太苛刻,只想跟我们合作这一首歌,这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