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 赚钱只是中间阶段,不是最终目的

至于五年之后……这年头,谁知道五年之后是什么新政策?

反正到那个时候,董书记跟李厂长已经退休了,而目前的国内政策,退休后是不追责的,所以他们可以逍遥的拿着落袋为安的小钱钱,乐呵呵的过他们的退休生活。

实在不行,等钱赚多了,还可以考虑出国嘛。

远了不行,想办法去个香港还是有希望的。

不得不说,董书记跟李厂长,这都属于比较有眼光的人,这么早就知道出国避险。

而且从私心来讲,曹志强也认为他俩的想法跟做法是正确的,且风险最小。

因为比起他俩的这种操作,其他那种明着侵吞国有资产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丧心病狂。

远的不说,就说那个做电脑起家,后来实际搞金融的某想的创始人某某志,他其实就是典型的公产私吞的典型,且前期的手段更直接,更不要face,可他后来有事儿么?完全没问题。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行为,都属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情况,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跟当时特殊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正常交易。

简而言之,后来的种种法律也好法规也罢,都只能针对这些法律法规出台后的企业跟个人行为,但不能追溯你这个法律法规出台前的一些行为。

要是用现在的法律法规去追溯以前的商业行为,这就跟阿三的印地安国一样,彻底不要face了,到时候只会引起混乱,总起来说弊大于利。

简单来说,董书记跟李厂长说的那种操作,在当前的情况下,都属于合理合规又合法的,不等于侵吞国有资产。

曹志强如果不是另有谋划,他说不定也会同意。

可问题在于,曹志强现在站的高度不一样了,他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赚小钱钱了。

只是赚点钱,过上优渥的好日子,他现在已经做到了。

就他现在的吃穿用度,全世界不好说,至少整个中国内陆的大地上,能比他强的还真不多。

就算国家的高级领导人,至少在吃穿用度上,恐怕也是不如他的。

起码曹志强能享受到的某些奢侈品,那些高级的领导人就享受不到。

比如花魁咖啡,一些高级领导此时就喝不到。

还有真正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如今真正能整天当口粮茶喝的,又有几个人?

至于住,如今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整天住建国饭店行政套房的?

钱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曹志强此时的个人资产,单纯以rb来算,已经就破五百万了,这还是不算那五亿国家给的秘密资金的情况。

在这个万元户都十分稀缺的年代,他个人就有超过五百万rb的资产,这已经是妥妥的大资本家了。

有这种身家,在目前物价普遍不高的国内,但凡能用钱买的东西,他啥买不到啊。

所以,单纯说赚钱,目前已经提不起曹志强的兴趣了。

或者说,在目前的曹志强看来,赚钱只是他的中间节点,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了。

他的真正目的,是在自己继续保持优渥生活的前提下,让国家也能跟着受益。

这就是俗话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曹志强目前已经过了修身齐家的阶段,所以想的就是下一个治国的阶段了。

如果没有系统也就罢了,但有了系统,曹志强就可以尝试通过另一种手段,去隐晦的推一把国家。

全产业链的推动,他肯定没那么野心,也没那个能耐。

但根据系统签到的技术跟设备,具体推动国家某一些行业的跨越式进步,他还是能做到的。

至于跟国家要钱要国债之类的问题。

曹志强认为,这不是他谈钱,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安全,更多也是为国家好。

因为这些钱他不要,早晚也要给出去,而且大概率要被坑一阵。

开玩笑,中国改开后,因为不太懂金融,其实前期没少被西方国家坑小钱钱,后来是被坑多了,才坑出的经验来。

曹志强虽然不知道所有的坑,但至少知道一些道听途说的坑。

所以,曹志强用真正的高尖端技术,换国内的一些稀缺外汇跟国债,就可以变相控制国家对其他国家输出这些东西,等于变相让国家在初期阶段少一点被坑。

很多经验,并不是只有亲自被坑过才会长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