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票房凶猛

嗯,至少这种后退一步等待时机的说法,很符合日本人的口味,也很有教育意义。

很多影评人都看到了这点,并针对这点发表了很多议论。

当然,这时候的影评,都只能在杂志跟报纸上发,不可能实时的发到互联网上,但这种方式其实更有意义,存留时间也更长。

结果就是,因为影片本身质量过硬,加上很多影评人的跟进,以及一些年轻观众的自来水,导致这部来自中国的“文艺电影”,在明明排片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却场场爆满。

而发行这部“中国文艺片”很受欢迎后,片方果断增加了排片场次,甚至很多午夜场也开始放这部电影了。

再加上正好前三天是文化节,很多人都放假,最终让这部电影爆炸了。

很多人其实看了不止一遍,而是看了三四遍,且每看过一次就哭过一次,简直堪称催泪弹。

以至于后来再来看电影的时候,影院的工作人员都会先发一包纸巾,这既是体贴,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因为电影院发纸巾,就是在暗示你这部电影会让你哭,你提前有了这个心理预期,到时候看到感人地方,在别人都开始哭的时候,你也会忍不住哭。

由于电影的火爆,在这部电影上映不过六天的功夫,其他院线方也忍不住了,纷纷找东宝电影公司以及华纳公司谈判,要求引进这部电影,在自己的院线上映。

在这里要说一下,八十年代的日本院线,其实是掌握在几大电影公司手里的,且不同院线有不同的地盘、

也就是说,跟中国那种全国上下一盘棋,所有电影院都要听指挥不同,日本的电影院是隶属不同电影公司的,很多电影并不会在日本全国的各大电影院上映,通常都是在局部某个地方上映。

除非你的电影提前跟日本各大院线都谈好,这才有可能全国上映,但这种电影往往都是大片,比如日本本土的大片,或者米国好莱坞大片。

像一些本土小成本电影,或者中国的文艺片,一般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但如果一部电影在某个院线的上映期间反响特别好,其他院线也可以及时跟进,与这家院线以及电影出品方谈判,谈电影引进的问题。

这样一来,虽然要再分很多钱给新院线,但反过来说,这也等于扩大了上映范围,扩大了销售范围。

尤其日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做的很到位,不管是电影也好,录像带也罢,基本很难找到盗版的,所以扩大院线数量跟销售范围,对出品方来说是最赚钱的。

所以,既然其他院线也想来分一杯羹,曹志强自然不会拒绝,这本来就是多赢的事情。

结果就是,其他院线开始上映这部电影后,依旧是场场爆满,并没有因为电影院上映的增加,而导致这部电影的热度降低。

很多人分析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很多人连续去看的缘故。

因为《雨中恋》这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并不是故事情节,甚至也不是人物,而是精美的画面跟美妙的音乐。

成人花一千八百日元,学生花一千日元,就可以进去享受一番极致的视听感受,简直就跟看了一场风景纪录片跟音乐会一样,这是非常划算的。

别说,这个说法还很有市场,并且也无意中说到了点子上。

因为曹志强导演的这部电影,本来就是学的后来的老谋子,也就是画面好看加音乐好听。

画面方面,虽然拍摄的景点很多都是取自金陵,但也有一些地点是取自江南水乡。

当然,只是纯粹的实景,在这个时代的话,肯定要差点事儿,但如果加一些后期特效,让画面变的更加精致,那就不一样了。

这就好比后来视频平台上的各种小姐姐跳舞视频一样。

不管是后来的抖音也好快手也罢,里面的小姐姐主播,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尤其是大长腿,基本所有的主播妹子都是大长腿。

但事实确实,那些都是经过美颜之后的效果,比如拉长双腿,瘦身,美白等等。

《古亭之恋》,或者说《雨中恋》里的画面也是类似的情况,都是经过特效美化的。

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草更绿,甚至那些雨水,也都闪闪发光,晶莹剔透,看着就让人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