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 那你图什么啊?

什么?没听说过万豪?没关系,那听说过希尔顿酒店集团吧?也没听说过?

那半岛饭店听说过吗?”

确定徐慧真听说过半岛饭店后,曹志强这才松了口气。

也是,此时国人的信息相当闭塞,对国外的大型酒店集团所知甚少。

所以像什么万豪集团,希尔顿集团,恐怕真没几个人知道。

倒是香江的半岛酒店,京城倒是有些人知道。

因为此时的北平建国饭店,其管理团队,正是来自香江的半岛酒店人员。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就目前来讲,京城的酒店之中,只有建国饭店的服务质量是最高的。

相比起来,哪怕是更有名气的北平饭店,论服务质量,也完全不如建国饭店。

没办法,北平饭店的服务团队,还是老一套的国企制度,跟引入半岛酒店的管理团队相比,确实在服务质量方面差了一大截。

这主要还是观念的问题,并不是方法问题。

服务的手段跟方法可以学,但观念改不过来的话,服务质量是上不去的。

我们以前吃惯了大锅饭,而且总是强调劳动人民都是平等的,而且越是服务类行业,就越是强行拔高他们。

这样的结果,就是广大服务人员呢,确实心气更高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愿意低头了,态度也越来越恶劣。

不客气的说,此时的广大服务业,不管是书店销售员,还是商场售货员,又或者是大酒店的服务员,一个个的其实都是鼻孔朝天的,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了不得,甚至连经理都敢甩脸色。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单位的职工,都是国企,除非犯重大原则性错误,否则是不能随便开除的。

换言之,当经理这些顶头上司,没有了开除员工的权利,也没有绩效考核的权利,那下面的员工谁还怕你啊。

都不怕你了,你还指望能管理好他们?还指望他们的服务能水平多高?

当然,这些服务人员的脸色,也是分人的。

你要是对普通老百姓,他们当然态度恶劣,各自看不起你。

但你要是外宾,华侨,或者高级领导,那他们立刻就变的好像春风般的温暖,让你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也是为何在这个时期,同样是涉外酒店,可普通国人的观感,以及外国人跟高级领导的观感,是完全不同的原因。

以曹志强为例。

早期的时候,曹志强是住北平饭店的,因为那边跟四合院那边更近一点。

但北平饭店那边的服务态度嘛,实在是一言难尽。

后来还是曹志强把钱给足,提前给了押金,有单位证明信,还私下给前台贿赂,这才让他顺利入住北平饭店。

然而后来他去建国饭店居住的时候,就完全没有这么多麻烦,只需要交够押金,就能直接入住了。

而且建国饭店的服务员,因为是半岛酒店的人,没有狗眼看人低的觉悟,哪怕不知道曹志强的具体身份,也对他非常和蔼,全程都是微笑服务。

北平饭店则不然,那边的服务业基本都是扑克脸,根本没有什么微笑服务。

北平饭店已经是京城目前最好的饭店之一了,这里都这样,其他饭店的服务态度,可想而知。

然而,一旦你是外宾,那他们的嘴脸就完全不同,那是下意识的各自给笑容。

他们分辨你是不是外宾华侨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看你穿的考究不考究,以及是否能拿出外汇劵或者外币。

穿着考究,能拿出外汇劵甚至外币结算的,那铁定是洋大人,必须好好伺候。

反之就是国人,可以用鼻孔看他们了。

对此,曹志强并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这就是这时代的特色。

别说北平,其实哪里都一样。

只有随着改革的深化,随着服务行业的改革,尤其是可以随便辞人了,这些弊端才能逐步得到改善。

当然,如果是那样,顾客是开心了,酒店高层也开心了,但底层员工又不开心了。

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服务行业的底层员工,就必须重新低头装孙子了。

后来在服务业,有一句话很出名,叫“顾客是上帝”。

表面看,顾客是上帝,是要提高服务质量,让顾客宾至如归。

但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伺候上帝的人得装孙子。

所以说,哪有什么真正的公平,无非是看哪个阶层的人开心。

你这边的人开心了,那边的人就不开心,反过来也是一样。

只不过,相比服务人员是大爷的时代,曹志强更喜欢顾客是上帝的时代。

至少,在那个顾客是上帝的资本时代,他这种有钱人,才可以获得更高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