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苏油步出小院,果然就见乡亲们喜笑颜开地簇拥着骡车,正朝这边行来。

八公坐在车上,两大车年货满满当当。

周围则是背着背篓挑着挑子的乡亲,还有土地庙过来的孩子们,中间还有一个高胖的大孩子——苏轼。

八公跳下车来,开心地喊道:“别慌别慌,一家家的来。拴住糟娃先带屠子去赶猪,狗剩你带着弟弟妹妹去菜园摘菜,准备做饭,小油快过来帮忙分东西,各家的都有字条,这得你来念!”

苏轼举手:“我也来我也来,赶紧分完做饭是正经!”

苏油看着苏轼就好笑:“你还真来了?腊月二十七还不着家?!”

苏轼说道:“明天一早我就回去,耽误不了,你看!”

苏油一看,骡车后边还挂着苏轼心爱的那头小毛驴,不由得摇头:“为了这顿吃的,你也太拼了!”

乡亲们也好玩,进城前不知道买啥,进城之后又啥都想买来着。

红纸,鞭炮,纸钱,香烛,布料。

有狠人竟然买了瓷器!还有几家狠人进了一匹绢来合分!

大多数人家还是实在,油茶米麦盐,各种豆子,农具,还有就是铸铁锅。

尝过炒菜的滋味后,铸铁锅在可龙里大受欢迎,好不容易今年手里宽泛,赶紧买一口,以后传家!

这想法其实没有毛病,就算二十一世纪初期,农村里木桶瓷碗传家也是普遍现象。

不过石通一个铸铁锅卖多少钱来着,怎么乡亲们都买得起了?

这事情现在也不好打听,苏油只能先叫号,让各家把自家东西先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