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页

苏厨[校对版] 二子从周 1088 字 2023-03-17

“比如陈世儒家十九口人尽数处斩,到底有没有量刑过滥?我离开开封府的时候,仍然没有拿到陈世儒知情的铁证。”

“陈世儒是被杀了,但是他更多的是死于民意舆情,而不是死于法律证据,我认为,这是对大宋法律的一种蔑视。”

这是钻进牛角尖了,也是苏颂这样的学者型官员非常容易犯的“错误”。

他们对于对错,有这一种近乎固执的态度。

苏油和他们不一样,虽然苏油也披着学者的外衣,但是其实内心里还是那种讲究最低行政成本和最大概率正确的纯粹官员。

比如陈世儒一案,在苏油心里,就算法律执行上发生了偏差,被民意所胁迫,但是也就是多死了一个人而已。

夔州,陕西,两浙路,南海,因他而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但是苏油也知道,要是有一天,轮到自己遇到陈世儒那样的遭遇,恐怕自己也会希望,是苏颂这样较真的断案官来审理自己的案件。

法律讲究的是最大意义上的公平,也就是“普遍”公平,即便是它到了千年以后,其性质也同样是如此。

它不会保护特例和个别。

陈世儒在苏油眼里,就是一个没有被保护到的特例而已。

看着苏颂桌面上的一个拇指大小的小玻璃瓶,里边盛放着一种奇特的暗黑色带金属光泽的结晶体。

那是碘。

碘的制备,其实几乎和它在真实历史上的发现过程如出一辙。

两浙路的硝酸钾制备工艺,由一种重要的材料提供钾源——海草灰。

四通商号的化学师们,利用海草灰的溶液与硝酸钙发生作用,制备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