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5页

学宫周围多了好几座学堂,那是理工学院、技工学院、财会学院。

这几所学院,一直在给大宋司天监、军器监、皇家理工学院、郑州理工学院、钟山理工学院、皇宋银行、嵩阳兵工厂、杭州海事学院、上海务、南海大矿冶、四通商号,源源不断的输送着基层和中层人才。

当然,如今也有了科举人才,毕竟欠老天爷的二十年文运终于还清了嘛!

从眉山到可龙里,以往的田间小石板路,如今变成了六尺石道。

这是当今陛下亲自下旨,属于苏家家庙仪制的一部分。

每隔五里,石道上就有一道牌坊,昭显着苏家如今在大宋的门第。

可龙里至今还保留着奢侈品输出——龙脑香、柑橘香精、薄荷香精、奶糖、水果糖、青霉素,是可龙里的拳头产品。

至于腊肉香肠板鹅粉丝之类,太容易被模仿,却已经不显山不露水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伦理》

可龙里苏家村的入口处,牌坊更大,六柱三坊的结构,入村之后的那口大鱼塘、老梨树、祠堂的核心区域倒是没变,不过周围的房舍都变成了青瓦白墙。

素色的梁雕,窗雕,砖雕装饰,仿佛将后世徽派建筑群提前搬移到了这里一般。

苏家庄子的人现在主要行商、做师爷、办厂,如今还在渭州、兴州、湖北、两浙、南海都开散了枝叶。

因此老一辈儿的五哥六哥一合计,利用这次修家庙的机会,悄悄将“耕读传家”四个字,换成了“诗礼传家”。

毕竟可龙里山田还是两百亩,其余都是山果竹木,这个“耕”字,有些牵强了。

跳蹬桥也在,现在已经搭上了石头桥板,修了栏杆,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小桥,反而没有了苏油石薇小时候那种古拙的味道。

石家邬堡那边倒是更加的热闹,石家人还在那里搞金属加工,不过主业变成了菜刀和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