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4页

这就变成了礼部试考文才,考准入资格;吏部试考能力,考进阶资格。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赵煦能够在吏部试中,加进去大量的理学内容而不引起大面积的反对和反弹,通过这种变通的办法,做到让官员文理并重,名实兼修。

看似多此一举,但是想要让理学得用,这其实是最合理,最变通,最快捷,同时也是阻力最小的方法。

苏油看到邸报,也不由得对赵煦的聪明大加赞赏,自己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努力,现在终于正式开花结果了。

而且这是在系统内的自洽,就如同齿轮箱的整体磨合最终得到最优解那样,不是强行换零件,不是因人成事,注定也就不会像安石相公那样,因人去事。

因为这套系统做到了相对公平,也就能够让所有官员认账,没啥反对的声音。

至于苏油那套官吏案头的公务员入职指南——《时务宜要》卖到飞起,那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辛亥,以刘奉世为真定府路安抚使,兼知定州。

秋,九月,大熟。

宁国军节度使赵孝骞上奏,恳请将母亲冯氏接回府中供养。

冯氏案可谓是陈谷子烂芝麻。

赵颢和元妃冯氏感情破裂分居,高滔滔对冯氏就很有意见。后来赵颢在宫中闹出火灾,高滔滔害怕赵颢被赵顼借故遣出宫去,便搞事情说是冯氏干的,差点让冯氏自尽。

赵顼知道这是老娘和弟弟在拿弟妹作伐给他看,于是忍气吞声,表示赵颢可以继续呆在宫里,将冯氏保了下来,命她在安置宫里有罪妃嫔的瑶华宫出家。

待到赵顼威权强盛之后,为了恶心赵颢,赵顼给冯氏提升了待遇。

高滔滔临制时,赵颢曾经不老实过,于是高滔滔也有样学样,再次给冯氏提升待遇。

冯氏其实就是政治牺牲品,到了赵煦这里,冯氏已经在瑶华宫居住了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