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选人也是个苦差事,弄不好小朋友们就不高兴了,选上的还要担心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硬。

头疼。

盛星河结合大家在日常训练中的表现挑选出了最出色的三个:贺琦年,秦沛,李澈,外加一个替补张天庆。

为了不影响大家日常训练的积极性,名单压着没有公布,但张大器不允许这世界上有他打听不到的消息。

一到休息时间,就往盛星河身边挤:“教练,你就跟我透个小小的口风,我保证不告诉他们。”

盛星河灌了口饮料,扭头装没听见。

张大器挪到他跟前:“教练,那你就跟我说,名单里有姓张的吗?你也不用说话,你直接点头或者摇头就成。”

盛星河想了想:“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张大器“啧”了一声,“你这个答案也太模糊了,说了跟没说一样。”

盛星河大笑,“好好训练,省运会只是个小比赛,不用太放心上。”

张大器已经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一些信息,有些委屈:“可我连小比赛都没轮上过……”

盛星河揉了揉他的脑袋。

其实不光张大器,在场是所有人,除了秦沛和贺琦年,其他人基本上都没参加过出省的运动会。

体育竞技太现实,太残酷,它不像考高中读大学那样,愿意花时间花心思,总能看见进步,并且那些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知识点反复的记忆,巩固,下次遇到同类题型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

可跳高不同。

训练的强度增大只能让耐力和爆发力变得更好,并不能保证越过横杆,越往上就越难,很容易就到平台期。

一次又一次失败,那不光是对身体的折磨,更是对内心的一种折磨。

说句不好听的,跳高或许就是99%的先天优势再加上1%的努力。

在同等强度的训练之下,要一个185的跳过196的,实在太难,甚至可以说是奇迹。

而盛星河之所以还带领大家日复一日的训练,是因为看见过奇迹。

这个奇迹就是瑞典的田径运动员——霍尔姆。

他以181的身高,跳出过2.36的惊人高度,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了金牌。

就像是一颗希望的种子,埋在了无数跳高运动员的心底。

或许有那么一天,中国田径队会出现下一个奇迹。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盛星河轻轻拍了拍张大器的后脑勺:“别泄气,就算省运会轮不上还有校运会和市里的运动会呢,期待你的好表现!”

“嗯!”张大器在阳光下笑了起来。

不出三分钟,所有人都挨过来问盛星河要名单了。

“……”盛星河低吼道,“张大器!你嘴巴里按了扩音喇叭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