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秋收

义银听明白了这点,却不明白三渊晴员为什么提起此事。

一旁的明智光秀插嘴道。

“所以,幕府军的后勤供给,其实没有表面上那么不堪?”

义银猛地反应过来。

如果三渊晴员说的是真事,那么幕府军即便不如三好长庆后勤充沛,也不至于三十天就陷入窘迫,差点内部崩盘。

他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为什么伊势贞教要假造后勤不稳,胁迫将军谈判。

就算她一家被三好长庆收买,其他幕臣也不至于如此不智,被她裹挟。”

三渊晴员叹了口气,说道。

“因为幕臣已经烂透了。

夏收之后出兵,将军与三好长庆对峙已经超过了三十天。不久以后,就是秋收。”

义银终于明白了幕臣们到底在想什么,这帮王八蛋想的竟然是秋收!

日本贫瘠,武家社会又多发战争,武家们过得都不容易。

即便省吃俭用,一年也省不下一成粮食。

因为你不想打,别人也会打你。

所以军备竞赛从未停止,各家都是紧巴巴过日子,一个铜钱掰成两半使。

冬耕夏收,种收的是麦子。

日本缺乏磨具,少有面粉。所以坚硬的麦饭,是平民农人的主要口粮。

春耕秋收,种收的是稻米,这才是各武家主要征收的粮食。

对于武家来说,一年最重要的就是秋收。

如果夏收耽误,大不了饿死一些平民,下一年对外掠夺流民回来补充耕农就是了。

但如果错过了秋收,武家们可就受不了了。

这是武家人的口粮,军中的军粮。粮草是军国大事,干系家国存亡。

而收粮,需要解散农兵回家。

一个农兵的使用周期是十天,五天口粮直接吃,五天生麦煮饭吃,所以运输线每多五天往返就要多安排一批农兵。

三渊晴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南北近江两家,是以商船走琵琶湖濑田川向京都运输补给,所以不会用到太多农兵。

三好长庆的后勤,是依靠堺港商人的物流运输,也不涉及太多农兵。

义银的大和国运输线,虽然使用北大和农兵,可兴福寺与筒井城都在支援。

以四十五万石大国运输一条补给线,用不上全力,自然征召不了多少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