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话、真相(求问苍天,何错之有)

话说它一堂堂鬼王,到底是怎么把自个给混成了单身鬼这点,至今它自个都没想明白过。

祈宝儿定定的看了他几秒后,目露怜惜,粉唇轻启:“曾经那为天下苍生而怜的仁殷世子,没曾想竟是躲在这儿自怨自哀。”

仁殷世子四个字一出来,胡三刀惊得眼珠子都直接掉出眼框。

仁殷世子,前朝末年一位可悲可戚的英雄,至今还被万民所传颂敬仰,无数人为他立碑建庙。

这般人物,他却死得极其悲壮,也极其的可悲和不值。

前朝末年帝王与朝廷都已经烂到了没法用语言去形容的地步,帝王将换龙脉受损,天灾不断;可就这般情况下,帝王和朝廷的官员们却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

这时年仅十二岁的仁殷世子站了出来,他上为民请命,下布施救民,他父亲敏德王的土地里,哪里有灾哪里就有仁殷世子的身影。

仁殷世子的餐食每一餐桌上最多只有两碗菜,野史有记,有次过年,桌上多了碗油炸的肉丸子,仁殷世子看到后大怒,将擅自做主的人全骂了一顿后把那碗油炸肉丸子命人端出去分给街边受了灾无家可归的难民们。

仁殷世子的衣服甚至是带着补丁,这是真实的,在仁殷世子死后,启明帝为其修建陵墓,因为仁殷世子惨死得已经尸骨不存,只能将其生前穿过的衣服这些放进去,谁知去整理的人却发现,仁殷世子竟是连一件没带补丁的衣服都没有。

原本仁殷世子也是受着万民爱戴,一切不幸的源头,因为仁殷世子不喜女子,喜的是男儿。

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是谁,将仁殷世子的这一喜好传了出去,并且有证有据,仁殷世子与当时的一位还比较出名的文人是一对。

那位文人已无姓名留下,似乎提他都觉得是可耻,有记载的只提到他当时在敏德王的封地内在文豪中很有名,还有就是他的死,在仁殷世子去逝后跳崖而死。

从此事被传出之后,仁殷世子之名一落千丈,百姓再不爱戴他,只觉得他虚伪可耻,但仁殷世子不在乎,依旧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对百姓也依旧护之。

帝王昏愦,朝廷腐0败,百姓必反。

这是必然的结局,一个仁殷世子改变不了什么。

各地起义军拔地而起,仁殷世子的封地内同样也有。

其中有一支是土匪带头,仁殷世子曾经围剿过这支土匪,当时有几个头目提前得到消息逃了,留下了这般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