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百七十六章 金城晚来秋(二十九)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正在操纵他人,在漫长的成长岁月当中,他们无数次使用这种方法,不断精进,融会贯通,直到成为他们的本能,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当操纵本能被嵌入到他们人格当中之后,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每时每刻操纵他人,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精神虐待狂。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变态,因为这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本能,操纵不是他们的手段,而是他们本身,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有为了操纵他人爆发出来的情绪都是他们真实的情感,假作真时真亦假。

这种在普罗大众当中发展出来的操纵本领并算不上多么高明,但如果再辅以理论知识,再加上某些操纵者自身本就有的闪光点,他们就会成为绝佳的操纵大师。

低劣的操纵者只会以情绪作为武器鞭笞他人,这是惩罚性质的操纵,而真正高明的操纵者通常奖励与惩罚并存,他们会在合适的时机挥舞鞭子,但同时,也将自己身上种种引人注目的优点包装成甜蜜的糖果,令人即使痛苦,也甘之如饴。

而与操纵相对的则是反操纵,最好的反操纵就是去操纵他人,席勒就是想要向布鲁斯说明这一点,而当布鲁斯敢于操纵席勒,就说明他已经彻底摆脱了席勒的操纵。

但是许多人,尤其是较为善良和道德底线较高的人,他们有种无法坐视任何生命痛苦的本能,自然也就没办法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情绪去惩罚他人,

那么要么锻炼关闭自己的共情器官,或者至少减弱一点对他人情绪的接受能力,就不那么容易受到情绪惩罚。

要么就只能物理上隔绝,一感觉到不对就赶紧跑,但要注意,判别不对的标准始终是自己的感受,并且再敏感都不为过,只要有任何不舒服就绝对不能忍受,否则警报器一旦被磨钝,感受不到危险的来源却持续性的痛苦,就一定会滑落进入抑郁的深渊。

而在操纵与反操纵之间还有一个更小众的命题,那就是诱导操纵。

有关精神虐待的心理学专着非常之多,而有关反精神虐待的心理学专着更多,但有关如何培育一个精神虐待狂的心理学专着,目前为止,应该只有席勒发表过。

因为这是完全学术性的文章,所以某些不够严谨的推论和猜想不能刊登其上,所以席勒实际上的研究成果要比展现出来的多得多。

理论依旧起始于婴儿。

婴儿为什么会知道只要自己哭,大人就会满足自己的需求?

从常理来推论,婴儿难受就只能发出声音,因为他不会说话,所以就只能嚎叫和哭泣,尖锐的哭声其实只是他在宣泄自己的情绪。

但如果把时间线再往前推一点,人类或者说是动物是如何进化出嚎叫能力的?

动物们有交流的需要,但若推及最初的发声和聆听功能,恐怕并非什么复杂的交流,而只是单单的警告。

发现危险,通知同伴,这就是所有生物发声器官最初的作用,哪怕有些生物所用的不是声音,而是声波或是其他类似的东西,它们最初的功效一定是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