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招驸马

只有武勋一脉,他们本就是开国功臣,有恩荫在身,故而崇明帝不能轻动,否则容易落的个寡恩的名头。

贾家原本就是京中武勋的翘楚,现在由同为武勋的贾蕴任职京营节度使,武勋一脉并没有受到实质的损害,而且不光如此,重用贾蕴给武勋一脉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崇明帝对武勋并无反感,仍可重用,既如此,想必许多人心中都有别样的想法。

正是因为如此,宁王认为绝不能让贾蕴接任京营节度使。

太上皇皱着眉看着宁王,开口道:“他们未曾多言,实际上心里已经下了决断,到底是老了,镇不住他们了。”

宁王见太上皇一脸的气垒,心中一顿,他最大的依仗就是太上皇,要是太上皇不言语,那些武勋可不会卖宁王的情面与崇明帝打擂台。

“父皇精神抖擞,定能长命百岁。”说着说着,宁王眼眶包含泪水,虽说宁王有依靠太上皇的意思,可他也身为人子,自从懂事以来,他便在太上皇身边长大,受尽宠爱,焉能没有舐犊之情。

太上皇眼神柔和,温声道:“莫要担心,朕还倒不了。”

听着太上皇温和的话语,宁王心中大定,吸了吸鼻子,说道:“父皇,那吾等该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太上皇沉吟片刻,开口道:“王子腾连招呼也不打便举荐,说明他已经做了抉择,贾蕴是老四的亲信,由他接任京营,想必贾家的态度也是大变,至于其他几家,即便朕派人联系,怕也是心怀异样,如今看来,咱们已经落了下乘,此事怕是不好处置。”

正如太上皇之前所言,他已经老了,开始镇不住下面的人,而且崇明帝提拔的人也是武勋一脉的翘楚,武勋一脉中,至少有一半的人心里有别样的心思,而文臣方面,太上皇已经多年未理政事,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崇明帝提拔的人,即便有些老臣,怕也是难以为继,仔细论来,太上皇的实力已经不及崇明帝了。

宁王见太上皇都悲观起来,心里颇不是滋味,开口道:“父皇,总不能看着贾蕴接任京营吧!”

“哼”。太上皇冷哼一声,不满道:“朕还能有几年光景,这孽障就这般耐不住性子,好,朕倒是要看看,老四的魄力如何。”

说着,太上皇换了种语气,感慨道:“话说小十六如今也十六岁了吧?”

宁王闻言一脸懵逼,这正谈着正事呢,怎么突然说起了他那个不成体统的妹子了?

不过既然是太上皇的话,宁王也不敢言语,只得老实道:“禀父皇,小妹正值十六,过两个月就十七了。”

太上皇叹息一声,道:“不小了,该为她寻个驸马了。”

“驸马?”宁王一脸无奈,自己父皇怎么又扯到驸马的头上去了,现在不应该商议贾蕴

等等,宁王脑中忽然一闪,迟疑地看着太上皇,小心道:“父皇,您莫非看中了那个贾蕴?”

太上皇眸中精光一闪,笑道:“朕也听说过,这贾蕴不及弱冠,年纪轻轻便承着爵位,王子腾又说其人年少有为,这般少年郎,朕为何看不上,如何做不得驸马?”

宁王闻言心中腻歪,顾不得尊卑,直言道:“那贾蕴实非小妹良人,还请父皇三思,况且,那贾蕴是……这不是让小妹吃苦头吗。”

太上皇抬眼看了眼宁王,他晓得宁王的意思,无非就是贾蕴是帝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