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暂定

没有他们赵家就得不到天下,这种态度摆明了就是一群的骄兵悍将,既然他们如此认为,行事就无法无天起来,全然不顾忌朝廷法度,大多朝代开国之后,大肆屠杀功臣就是这样的道理,若是安分守己,试问哪个君王会不顾史书的铮铮铁笔,落下个凉薄的名声。

大乾朝开国之后,以四王八公为首的武勋还算是安分,故而各家各府都安然无恙,但为了防止其威胁皇权,故而太宗一直都在削武勋的权力,直至崇明帝亦是如此。

奈何四王八公的祖宗们懂得安分,可其子孙却是骄纵起来

忠顺王见崇明帝迁怒于贾蕴,忙说道:“皇兄,这贾家臣弟暂且不说,可是贾蕴这小子是什么性子,恐怕您比臣弟都要清楚,于陛下而言,他可是个忠臣。”

崇明帝闻言淡淡道:“忠臣,倒也未必。”

忠顺王心中一惊,朝廷上下哪个不知道贾蕴是崇明帝的铁杆,可瞧崇明帝的意思,似乎他并不完全信任贾蕴。

看着忠顺王垂下脑袋,崇明帝心中了然,开口道:“八弟啊,以贾蕴的出身经历,你觉得他是个忠臣之流?”

一听这话,忠顺王沉默下来,他了解贾蕴的过去,在那等环境下存活下来的人其心性值得商榷,原本召他回京是做刀之用,只是相处下来,贾蕴的为人颇为有趣,不是那等心性凉薄之辈。

崇明帝知道忠顺王挺欣赏贾蕴的,见他不言语,故而继续开口道:“八弟,你可知孟子告齐宣王曰。”

忠顺王闻言挑了挑眉,回道:“臣弟知晓,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崇明帝听后笑着说道:“你也是个滑头,那小子也是这般说的,只不过不同的是,贾蕴那小子却直言问朕可知后言,你说这小子胆大否?”

忠顺王闻言脸色都变了,这不是胆大不胆大的事情,这是嫌命长的事情啊,道理大家都懂,可你直接质问天子,这不就直接表态,天子待他如何,他就待天子如何,若是天子让他受了委屈,岂不是说不会忠心侍君了,这君臣之道何在,寻死乎

崇明帝自然明白,不过他不在乎,有时候直言了当,更能让人信服,若是贾蕴将忠于王事说的天花乱坠,那崇明帝也不会信不是?崇明帝看中的就是贾蕴这个性格,他心里清楚,正是因为贾蕴前生悲惨,故而极为重恩,既然知道此点,崇明帝也就能更好的驾驭贾蕴,说到底无非就是施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