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毫无经验的孙少安

得知要烧砖窑。

双水村的社员们比孙兰花还要感到高兴。

因为按照李卫东定下的规矩,他们平日里在砖窑里劳动,每天能得到两斤小麦,这些粮食只是够他们全家吃饱肚子。

但是,砖窑一旦烧火,那么社员们的劳动量就会增多,按照规定每天可以拿到四斤小麦。

四斤小麦除了够全家吃一天,还能剩下不少。

积赞起来,可以用来应付荒年,也可以用来娶儿媳妇儿。

就拿那位正搬着一块砖坯飞奔的中年人来说,他的名叫孙大牛,是孙玉厚的远房亲戚,今年五十多岁,每天却跟壮小伙一样,在窑厂里面干活。

全是因为他有一个身体单薄的儿子。

那儿子虽然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但是因为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长得就跟麻杆棍似的,风一吹就要倒下。

在农村,一个大老爷们如果不能干活,就会被女人嫌弃。

所以这些年,孙大牛找了不少媒婆,帮儿子相了不少姑娘,但是都那些姑娘一见到孙大牛,扭头就走,连杯茶水都不喝。

前阵子,隔壁村有个媒婆找上门,表示只要二十斤粮食,就能帮孙大牛的儿子娶到媳妇儿。

孙大牛可不是傻子,当时就问清楚了情况,那女人今年将近三十岁了,因为长相丑陋,所以一直没有嫁出去。

但是。

那女人却长得膀大腰圆的,干起活来,就跟小牛犊子似的,是公社里的头排,每天能跟男人一样拿到十五工分。

正因为如此,她的父母也一直不着急把她嫁出去,只是年纪越来越大了,这才开始着急起来。

孙大牛的儿子虽然比较孱弱,干起活来,也不行,但是孙大牛却很能干活。

所以才会同意。

再说了,二十斤粮食的价格可不低,这年月有很多逃荒逃的这边的女人,只要能够吃饱肚子,就会留下来。

孙大牛也觉得也看中了女方能够干活,这才会想办法筹集粮食。

现在听说要烧窑,他岂能不高兴?

其他的社员情况也差不多,这年月在农村,最金贵的就是粮食,有了粮食就有了一切。

现场顿时热闹了起来。

孙玉厚,孙少安和孙兰花都站在砖窑前,看着老窑工张师傅。

张师傅的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水,抬起袖子不停的擦拭。

孙少安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催促道:“张师傅,李主任还在等着,你快点啊。”

“啊对,对”张师傅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开始准备烧制砖窑的事情。

李卫东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不得不说,张师傅确实烧过砖窑,在他的指点下,整个过程显得异常顺利。

一块块的砖坯被社员们制作出来,用小推车推进砖窑里面,张师傅又像一个老师傅一样,亲自指点烧制砖窑的社员,注意什么时间烧火,温度怎么掌控。

待一切就绪后,张师傅就跟献宝似的,跑过来,舔着脸笑道:“李主任,您是京城来的大领导,这炉砖窑应该您来点火。”

李卫东摆摆手:“算了,这事儿还是你自己来吧?”

张师傅没有想到李卫东竟然会拒绝这项殊荣。

他心中一跳,难道这个京城人发现了什么异常?

不应该啊,他确实是烧过砖窑的,只不过那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烧制砖窑的细节早就模糊了。

算了,还是赶紧点上火之后,想办法逃跑吧。

虽然没能拿到工钱,但是也混了几天饱饭,这次双水村之行,也算是圆满成功了。

至于那些烧坏的砖坯,也怪不到他身上,谁让双水村的人太傻呢?!

将沾染了煤油的火把,扔在木柴上,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张师傅得意的眯了眯眼睛。

因为今天开始烧砖窑,所以孙玉厚的媳妇儿特意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社员们啃着大饼,喝着绿豆汤,还是有美味的菜肴,生活就像是来到了天堂。

烧制砖窑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事情,大火需要持续三天三夜。

这几天李卫东也不像往日那样在双水村闲逛,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砖窑厂附近。

第三天的凌晨,两三点钟的样子,社员们劳累了一整天,都躺在地上睡觉,窑洞里热气蒸腾,睡在这里不会感到寒冷。

现场一片静谧,突然,本来熟睡的张师傅突然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