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王小古、岳繁京没事人一样的干笑着。

又是片刻,祁氏笑眯眯:“惜福养身的才能当大官,这是老太太照常说给家里老爷们听的。小爷,天晚了。”

王小古恋恋不舍,嘴里答应着:“好好,我就走。”但一点儿亲近没有捞着,榻上好似打了浆子,粘得他不能动身子。

祁氏再一个眼风打来,比任何宝刀都管用,王小古和浆子分开,勉勉强强的能站起。

一步三回头的走到门旁,回头看时,岳繁京也幽怨,王小古出去的时候垂头丧气。

祁氏把他送出去,无声无息的松口气。她可是牢记岳老夫人的话,看好姑娘,没有成亲,就不能给占便宜。

让春枝的娘送水,打发岳繁京洗漱睡下。祁氏来到厨房,恰好夏氏不在,王家别的人资格不老,不敢刁难祁氏。纵然刁难,祁氏也压得住。祁氏把春枝的娘叫出来,小声夸奖:“就是这样,我一叫你,你就去。咱们呐,得把姑娘看住了。”

春枝娘点头不停:“那是那是,祁妈妈您说怎样,我就怎样。”

春枝的娘总是难为情,自从春枝在岳家帮工,家里再没有青黄不接,但以前青黄不接的难,刻在心里丢不开。按岳三老爷的说法,送到京里再回幽塞,岳家另有赏钱,又把青黄不接的日子过去,春枝的爹娘是感激的。

他们虽不认字,却并不糊涂到昏的地步。表面上奉承王奶奶,其实却知道祁氏才是繁京姑娘当家人。

祁氏让春枝娘帮着看住岳繁京,春枝的娘无有不从。

两个人正说着话,春枝一阵风般的跑进来:“渴,累到我了。”

春枝的娘皱眉:“你去了哪里?祁妈妈找你找不到,我也找不到。”

“王小爷让我给姑娘买点心,他说枣树街不远,有点心。我问人,走了六条街。王小爷说新鲜点心,那铺子排队的人挤不通,我能买到是运道高。”

把个点心纸包晃晃。

祁氏撇嘴:“我就知道是他,亏他好意思往夏妈妈身上推。”收了点心,让春枝洗洗来陪夜。

如果是从容的人,会休息一天,隔一天再去丰家拜客不迟。已经到京里,丰家也跑不了。

但事关王小古的功名,还有住客栈是费钱的。丰家说安排住处,学里留着座位。王奶奶等不及,第二天一早用过早饭,带着儿子、岳繁京,带着土特产,按信上写的地址找到丰家。

丰先生在学里,丰奶奶出来迎接。以前在云州,和王奶奶见过两面。没矛盾,也不亲热。

但是今天相见,丰奶奶热烈异常。岳繁京看着奇怪,丰先生在云州时,确实因王老爷走动勤快而和王家好,他夸过王小古,也夸过别人。一时恻隐让王小古进京,那还是王家求着他。

这神情,好似王家进京,对丰家来说是喜事,不由得岳繁京油然推敲。

正想着,王奶奶唤她:“繁京,来见过丰奶奶。”王奶奶扬眉吐气:“这是繁京,她和小古定亲了,我路上少人手,她跟着来侍候。岳家的大姑娘,还记不记得?”

王奶奶得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