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玄清卫[校对版] 剑如蛟 1244 字 2022-10-23

这种法阵很难弄,靡费很高,一般情况下不会用到。但好处是可以不怕高阶修士窥视,因为这是少有的可以无视修为的封禁效果,用来传递绝密讯息是不二选择。

沈浩看完内容之后便将铜条收了起来,坐在椅子上沉思。

按照铜条上的分析,小川屯兵超过三万,而且囤积的物资已经超过了正常“屯兵”的需求,这就极可能不是“驻守”而是“集结待发”。

发往哪里?以至于需要这么多粮草,甚至是足以三万大军月余之用。

沈浩的脑海里出现了他曾去过的小川的地形图,小川东南便是万里竹海,越过万里竹海便是南蛮之地……

第583章 可能

其实即便沈浩这样的兵事方面的门外汉仔细想想就能想得通。之前蛮族勾结伪邪门修士,以及兵部的害虫,就是通过万里竹海越过拙火关走私的。这说明途经万里竹海穿梭两地是可以办到的。

当然,十几二十人从万里竹海通行,与三万人穿过万里竹海,其中两者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后者肯定困难数十上百倍。但唯有这个可能才能解释为何边军会在小川集结三万之众并且囤积大量粮草。

怎么能让三万之众从危机四伏的万里竹海穿过去抵达蛮族?这其中关节沈浩没有去想,他也知道自己想不出来,但这不妨碍他按照四部分析的这种可能来猜测边军的一些军略。

如今监察使的触角已经基本上落位,边军里所有主战编制都有监察使一对一的盯着军中的那些监军,同时也顺带跟着了解各主要编制的运动情况。

这些东西是沈浩在来之前没有考虑到的,如今看来其实监察使比起外围的密探在情报收集上更直接更有用处。

是不是可以操作一下?沈浩心里不自觉的有着这种念头。

不过反过来用监察使体系里的情报梳理下来,很快就发现了奇怪的地方:在监察使所在的所有边军主战编制里,完全没有半点关于小川集结大军的动向和消息。

这种情况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目前在小川集结的这三万余众根本就不在边军的主战编制当中,甚至连主战编制的边都没有沾。只有这样才能在监察使的眼皮子底下集结于小川而不被知晓。

这么做的目的不难解释,其一肯定就是为了保密。至于还有不有其它原因,暂时沈浩也没有本事知道。

那哪些人属于非主战编制呢?四方面军遣送边军中历练的军卒之外的都是非主战编制。比如说那些前段时间才在亥下和滩石完成临战训练的军卒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