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祸宦 沉九襄 1345 字 2022-10-20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0章

年节后, 眼瞧着气温回暖, 内侍省早早停了崇文堂的炭火,谁料二月末来了一场倒春寒, 刚刚明媚了没几日的天气又教一场北风吹回了凛冽料峭里。

晏清和几个随笔在里头坐着, 人冻得瑟瑟发抖, 面前的桌案上还有成堆的文牍丞待整理, 只因今岁一开年儿, 御史杨峻连上三道折子痛斥盐务积弊二十一条。

皇帝如今称得上新官上任,正欲大显身手之际就送上来这么件大事, 自然待之甚重,从上至下勒令严查整顿, 一时间, 底下递上来的议疏文牍便雪花儿似得飘进了枢密院。

这头的事务日趋繁杂, 林永寿是个会借势之人, 自知趁此机会扩充枢密院再好不过, 遂向皇帝进言选拔院吏。

底下的人眼瞧着一日比一日多了, 彼时空缺的承旨、高班职务自然也要提人来补上。

多少人摩拳擦掌,个个儿冲着往前表现,都要挤破了头去。

晏清看在眼里,他也想往上爬, 但无奈进入枢密院时间太短,没有门路根本想都不用想。

赵瑞成倒是因周承彦之故与上头一位高班走得很近,但周承彦放他在赵瑞成身边是为臂助,不可能教他越过赵瑞成去。

他无人可做依托, 除了韬光养晦没有别的办法,每每在夜里看着天上孤冷的月,半晌凝眉不展。

可韬光养晦并不是束手待毙,枢密院衰落已久,选用填任这等事从来不由林永寿一人做主,皇帝政事繁忙自然也顾不上,于是拟定的填任人选经由枢密院内部商议后,还要送至中书一份,由中书审议、核实后,方能奏效。

此举一来是为防止奸猾之辈掌权后凭借近侍身份霍乱君心,二来,也是朝堂上众臣以前代大宦官为诫,对枢密院的一种遏制。

他于是每日寻了机会便往中书递送文牍,每日出现在方纪存眼前,没有提过只言片语,也从没有真的妄图什么,若说有,大概便是那一丝丝的期望吧。

到三月底时,所有填任人员名录便都初步敲定下来,这事不算小,直接由上头一位郑高班亲自送去的中书面承方纪存。

几日后,中书批复下来,郑高班前去拿回,方纪存倒是没有对名录人员有何异议,却只是额外问了一句:“院中有一院吏名叫晏清的,你可知道?”